市长兑现年前“节后上班第一天就治水”

17.02.2016  09:48

  南京2016年内要消除36条黑臭河

  唐家山沟现状

  友谊河现状

  节后上班第一天,南京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就对水污染防治和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做出专题部署;时隔一天,2月16日上午,市长缪瑞林带队检查全市部分河道整治工程进展,并召开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南京“水十条”)作为今年市政府1号文件同步下发。

  市长缪瑞林指出,今年聚焦聚力打造城市“清水走廊”,全面打赢新一轮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兑现向市民百姓的庄严承诺。会上还公布了2016年建成区内的36条黑臭河道整治任务清单、责任领导名单,加强社会监督。交汇点记者黄勇

  “一河一策”、精准治理黑臭河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十二五”以来,南京市大力推进污染减排,水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水污染形势严峻状况仍未得到根本转变。水环境总体达标水平不高,城区黑臭河道现象严重,已成为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

  16日上午,南京市长缪瑞林一行实地检查了唐家山沟、友谊河和七桥瓮国控水质监测断面,详细了解每条河道整治的具体措施和整治阶段性成效。唐家山沟和友谊河是列入今年省级考核的12条黑臭河道中的两条,经过整治,河道水质已有明显好转。七桥瓮水质监测情况总体较好,但部分指标超标,还需提升整治水平。就此,缪瑞林指出,要在强化区级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加强市、区联动,上、下游流域联动,截污、清淤、引水等多措并举,做到标本兼治,齐心协力把河道整治好。

  在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缪瑞林指出,水环境治理,既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环保任务、民生任务。抓好水环境治理,事关环境质量改善和城市品质提升,事关群众生活质量和全面小康实现,是一场必须坚决打赢的攻坚战、持久战,必须下更大力气推进好、完成好。

  就做好今年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黑臭河道整治工作,缪瑞林提出,要远近结合抓推进,“一河一策”、因河制宜抓推进,科学统筹抓推进。要注重对症下药、精准治理,借鉴吸收外地经验做法,加强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从“拆、截、清、修、引、测、管”等环节入手,抓好控源截污、改善河道生态、日常管理养护,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整体推进。市水务局、环保局要牵头抓总、统筹把控,各相关区要强化主体责任,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建委、规划、城管等其他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加强社会监督,加大督查和监察力度,形成整体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

  这次治理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从南京以往的黑臭河治理情况来看,不少地方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缺少系统治理。这也造成不少黑臭水体治理一段时间后出现反弹。

  《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南京“水十条”)作为2016年市政府1号文件,昨天下发。

  南京“水十条”共分为10个方面100条。明确提出了地表水水质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下水水质断面、水质断面控制单元等4个质量目标清单,25个任务文件编制清单和9大类50个重点项目清单,形成了南京市治水的一揽子工作举措和行动方案。

  治水并非“一蹴而就”,记者注意到,这次的南京“水十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水十条”、省“水十条”要求,注重长久的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再走以前“治理后再反弹”的弯路。

  南京“水十条”明确,近期目标:到2017年,城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南京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中期目标: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

  远景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海绵城市建设等也成治水“重中之重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南京市全面实施南京“水十条”、开展黑臭河道整治的攻坚之年。

  南京将通过实施控源截污、河道清淤、引流补水、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对建成区内36条黑臭河道(详细情况见附表),从“拆、截、清、修、引、测、管”七个环节入手,全方位、立体式落实治理举措。

  到2016年3月,力争唐家山沟等11条(12段)河道通过江苏省考核验收,确保在全省排名进位靠前;到2016年底前唐家山沟等11条(12段)河道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其余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到2016年底前建成区内36条黑臭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除了对水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的空间保护之外,进一步降低工业污染;安全处置生活污泥、海绵城市建设;强化排污排水许可,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也都成为治理黑臭河工作的“重中之重”。

  南京市还将利用经济和市场杠杆,从资金投入、税收收费、信贷保险、流域补偿等方面改革创新,保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专家观点>>>

  黑臭水体治理没有“一招鲜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生物学教研所教授胡洪营表示,黑臭水体治理没有“一招鲜”,需要技术集成,打出“组合拳”。“没有某一种技术可以全面解决黑臭水体的问题,目前很多技术都过于急切,但长期看来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比如;缺乏对水生植物净化作用的科学认识;又如河道曝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应急性的问题。黑臭水体治理应该重视集成技术,强化管理,进行长效运行。”他说。

  他建议,将黑臭水体治理分为应急治理、水质改善和长效保持3个阶段。“在应急治理阶段,应针对黑臭严重水体,采取有效措施,短期内快速缓解和消除黑臭现象。可以通过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进入,投加絮凝剂、除藻剂等药剂快速去除污染物,通过底泥清淤将大量污染物迁移出水体,通过补充地表水或再生水,使污染物质快速迁移、稀释。在水质改善阶段,需进一步减轻水体污染负荷,采取工程措施净化水质,恢复水体景观功能。在长效保持阶段,需要保证水质有效管理,确保水质改善效果的长效性。” 

编辑: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