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年轻猪倌创意养猪只盈不亏

09.10.2015  15:43
        9月27日中午,记者在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华芦村村民于世峰的猪场里看到,一排排猪舍里,皮红毛亮的生猪正在争食。黄灿灿的美味香蕉一会儿便所剩无几,接着,调换胃口的南瓜、冬瓜又倒进了槽里。让猪吃上“水果餐”可是猪倌于世峰的独家创意。
        别看于世峰今年才29岁,却已是一个有着6年养猪经历的“老手”了。爱好尝试和善于积累的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创下了生猪养殖只盈不亏的辉煌。
        2009年,在上海打工的于世峰回乡创业,走上了科学养猪的道路。养猪的活又脏又累,特别是夏天,猪舍里粪便臭气熏天,苍蝇铺天盖地。一般人见了都会敬而远之、绕道而行,但他却毫不顾忌,一门心思扑在创业上。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猪的成活率只有80%,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他便埋头查资料、找书籍,还专门跑到镇上向兽医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几年,他养的猪个个膘肥体壮,每年出栏生猪都在800头以上。今年上半年已出栏300多头,盈利达30多万元。
        创业的成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大胆的创新。一向爱动脑子琢磨的于世峰想,猪虽是一种杂食动物,但同样需要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不可以在蔬菜和水果较为便宜的时候,适当购买一些呢?反复的实践证明他的想法是可行的。每年他都会专门购买苹果、西瓜等一些价格较低的水果洗净喂猪。“猪也跟人一样,调调胃口它吃得格外欢,虽然麻烦些,但是饲养成本降低了不少。”因为猪从水果和蔬菜中吸收了一定量的维生素,是饲料中所没有的营养价值,所以猪肉的品质也相对较好,了解情况的商贩都愿意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来购买他的生猪。
        生猪市场起伏涨落,不少养猪户在价格上涨时大笑,在市场低迷时沮丧,而于世峰则是价扬时大赚,价落时小盈,根本没有亏本一说。“养猪是一个磨炼意志的事业,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要想养好猪,不光要能吃得起苦,还必须经常参加一些学习交流活动,不断地思索琢磨,不断创新,把它当成一种乐事去做,这样养猪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于世峰的感悟颇深。最近,得知养殖香猪效益高、市场需求大,他特地去了一趟广州,了解当地香猪的养殖信息,准备引进香猪苗进行试养。
作者:曹抒雁 单丹平 徐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