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阴区“六大工程”推进法治建设

23.06.2015  10:53

  今年以来,淮阴区委政法委紧紧围绕工作目标,积极开展以法治惠民、法治护航、法治阳光、法治平安、法治强基、法治创新等为内容的“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一是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实施“法治惠民”工程。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全面建成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乡镇依托司法所设立法援工作站、村居设立法援联络人。 
  二是以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为示范,实施“法治护航”工程。普遍建立区、乡两级政府法律顾问体系,引领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推动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社会矛盾与群体诉求较集中单位聘请法律顾问。 
  三是以升级法治宣传教育水平为导向,实施“法治阳光”工程。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评体系,探索普法效果社会评估、需求分析、产品研发和产品供给等机制,构建以传统媒体为核心、新媒体为补充的法治宣传传播体系,建立重要时间节点法治宣传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四是以规范人民调解和特殊人群管控为依托,实施“法治平安”工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健全完善排查预警组织网络,建立了区级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 
  五是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实施“法治强基”工程。区法治办实行定人、定职、定岗,分管副书记、专职副主任、法治科长全部配齐;各乡镇分管领导及法治工作人员也均配备齐全;运用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政策,充实专职人民调解员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落实分层分级分类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创先争优等实践活动,全面加强系统党组织建设。 
  六是以深化改革发展为动力,实施“法治创新”工程。加强对创新工作的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督促检查、奖惩激励等机制,不断充实创新内容,激发创新活力,如积极开展多渠道筹措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治宣传等经费,建立专业性调解组织和引导“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进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淮安市政府法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