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拼团买水果,遇烂果难维权

22.03.2016  10:31

  

图为拼团页面截图。

  

图为市民收到的芒果。

 

我参加了进口蜜橙19.9元6个,三人开团,还差2个人!”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拼团购买水果的方式风靡微信朋友圈,因方便和价廉受到众人追捧,许多“尝鲜者”确实购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但也有被“”单后叫苦不迭的。拼团水果好玩又便宜,但也要提防风险。

 

团购了几个芒果 “”到皮皱也没法吃

 

我是看别人发的链接购买的,谁知买回来的芒果丑到爆,捂到皮都皱了还不好吃!”市民陆婷是位网购小达人,经常通过微信、微博团购东西,本月初她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发了一个团购芒果的链接,“3斤装进口大芒果17.9元!凑够五人即可下单!”陆婷一看很是心动,立即和朋友参加了团购。

 

下单付款之后,等了一个星期,陆婷终于收到了包裹,拆开一看,全家人都有些错愕,眼前的几个“”芒果,果皮上都是斑斑点点,个头也并没有很大,和普通芒果差不多,陆婷感觉有些失望,随机拿了一个芒果剥开,尝了一口发现又涩又苦,她大呼上当。家人提议说要不试着放几天看看,说不定还没有熟。

 

买回来之后我就放在家里,一个星期后尝了一个,还是不行,其余的青芒果捂到皮皱也不行,一点都不好吃!”陆婷称买回来的芒果,可能是因为品质不好才便宜,她嫌麻烦不想退货便扔了。

 

拼团购买受热捧 靠不靠谱“拼运气

 

当下,这种自发团购十分流行,优果、拼好货、拼多多……依托于微信的各类团购水果的公众号也很时兴。市民刘阿姨喜欢给家人做些水果千层和水果蛋糕,她常通过拼团的方式购买水果,“拼团购水果相对便宜,而且当团长的话还能免单!”有着多次拼团经验的刘阿姨说,前几天她花28.5元团购了5斤四川不知名的丑橘,到货后一尝,家人都十分喜欢。最近她又再次拼团了。

 

不过,有人在拼单购水果享受便宜价格的同时,收到水果时也并非全是惊喜。常常有市民在网上吐槽:拼团买水果,真的不靠谱。“有时碍于面子也会搭伙购买,一天被拼好几回,但买的东西又不见得都好。”市民小徐则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常被“刷屏”,几个阿姨到处拉人组团下单,价格便宜但品质并非每次都好。他之前和朋友团过一次15元/2斤的南非橙,货到手后,觉得和普通橙子差不多,价格并不比实体店便宜。还有一次团的葡萄,不仅有烂果,个头也很小。

 

除此之外,商品发货时间的不确定性也让许多“团友”心生抱怨。

 

别盲目跟风购买 注意查看商家资质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被拼单购水果“忽悠”的市民往往都放弃了投诉和申请理赔,因为这些团购价都很便宜,投诉理赔又麻烦,寄回去的运费还要自己掏,光运费都快赶上买的水果价钱了,还不如放弃投诉。那么,通过微信、网购等方式团购水果,低价诱惑之下也带来质量没保证、被忽悠等问题,市民如遇这类问题,该如何维权?平时团购时应该注意什么?

 

市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市民若在本地商铺购买到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可以向市消协投诉,但通过微信团购等出现问题,一般是无法受理的。一般网上的拼团信息多数没有注明退货渠道,而且很难联系上卖家,消费者也难以维权。建议市民不要被低价诱惑,越是便宜的价格,越会让人盲目购物。最好不要通过微信拼团采购的消费方式,网购也要选择有资质、可靠的网站。

 

江苏江豪(靖江)律师事务所陆卫进律师:团购水果确实便宜了许多,因此很多消费者选择这种方式购买水果,但结果是寄来的水果质量与宣传有很大出入或者是被骗了钱而没有发货,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向微信官方举报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建议消费者购买水果前先审核一下拼团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范围是否属实,能够由第三方付款或货到付款的最好,同时出于维权的需要,消费者最好截图保留订货时的聊天记录或短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