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围绕“五个年” 为“十三五”粮食流通工作开局增添动力

22.02.2016  11:44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局之年自有蓬勃气象,新蓝图期待众人绘就!镇江市粮食行业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行业实际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把握新常态,践行新理念,谋求新作为,加快全市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进程。

      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们要围绕“五个年”干出开局之年的奋进态势。

      (一)粮食安全强化年。力抓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学透研深文件精神,尽快研究制定粮食安全责任监督考核办法,以责促行、以责问效,推动保障粮食安全责任的层层落实,有效发挥“粮食安全责任”推动粮食工作发展的导向作用。抓好粮食收购工作,鼓励指导国有粮食企业主动对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组织,参与粮食规模化生产,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收购粮源。坚持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并举,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开展自营收购。加强地方储备粮食管理,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适时修订我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切实保障全市粮食市场安全稳定。

        (二)产业发展突破年。加强粮食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努力将更多的粮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绿色粮食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培育壮大新型粮食科技企业。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积极发挥产业和项目对人才的吸附作用,加大体制和机制创新力度,研究制定“十三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推进粮食产业园建设,依托市粮食中转库、市军粮供应中心,打造涵盖米、面、油加工,公路、水路联合运输,具备仓储、物流、加工、交易、配送等多功能的现代化粮食产业园。加快粮食产业服务中心建设,抓好招商工作,促使项目早出效益。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仓容6万吨,探索“新四合一”技术应用,提升粮食企业仓储能力。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力争“十三五”规划库点实现粮食收储可视化系统全覆盖,投资1500多万元,推进市县综合粮食信息化监管平台和中心粮库智能化升级,提升全市粮食管理水平。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资金、资产、资源集聚,培育企业集团。

      (三)市场监管提升年。加强对粮食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粮食执法体系,推动粮食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粮食移动执法设备,实现培训制度化、执法检查标准化和执法手段信息化;完善粮食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落实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粮食档案,完善粮食收购、储存、出库等环节的粮食质量检测和信息记录制度,加强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超标粮食的管控,探索超标粮食处理渠道,推广应用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运行,加大对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投入。

        (四)民生服务拓展年。高度重视当前库存高、收购仓容紧张的严峻形势,加大调销腾库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去库存、保收购,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深化“三农”服务举措,扩大粮食烘干设备、除杂设备的保有量,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5个库点的粮食烘干设备,使粮食烘干服务覆盖全市50%的规划库点,有效帮助农民整理高水分粮。指导收购企业强化服务措施,为售粮农民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完善“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创建“放心粮店”30家,其中“放心粮油示范店”11家。协同有关部门强化加工和成品粮油批发零售等环节的质量监管,确保粮油市场放心消费。严格执行军粮供应政策,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军民融合式发展步伐,把军粮供应站(点)打造成集军粮供应、应急供应、放心粮油“三位一体”的供应网点。

      (五)从严治党深化年。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是严重失职”的观念,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管中,敢于较真、注重日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明党的六大纪律,用纪律管住管好党员干部,使党员干部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要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深入推进“双型”先进党支部建设,市直粮食系统三星级以上党支部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