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发展改革委助推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19.02.2016  14:42

  一、攻坚克难、积极履职,努力做好县域经济发展工作

  近年来,扬州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履行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在加强运行监测的基础上,围绕部门职责,全力推动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市县域经济(宝应、高邮、仪征、江都,下同)年均增长11.8%,总量突破230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7.4%。

  1、推动县域重大项目加快布局。不断完善提升市区和县域之间的交通网络,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顺利完成,连淮扬镇高铁、宿扬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611省道高邮段和352省道江都先导段建成通车、331省道宝应先导段和333省道高邮先导段实现开工建设。积极帮助县域重大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库,“十二五”时期,全市县域列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分别达到5个和20个,占全市的比重超过半数。

  2、推动县域经济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县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县域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高于全市增速0.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5年,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95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44.7%。同时,县域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突破500兆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有95%以上的项目在县域落地;全市风力发电项目已建成50兆瓦、在建210兆瓦、在申报200兆瓦,这些项目全部落户在县域。

  3、推动县域各类资源要素加快集聚。“十二五”时期,扬州市发展改革委帮助县域发行企业债券6支,直接融资50亿元,2015年获批了10亿元的首支“非百强县”企业债—“高邮城建债”。此外,县域获批省级以上工程中心17家,建成宝应电线电缆、高邮高性能电池、仪征再生纤维利用、江都数控装备等4家特色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推动高邮市和氾水镇、邵伯镇、月塘镇入选县(镇)层面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帮助县域争取土地指标1.17万亩、省级以上补助资金??32.3亿元。

  二、主动作为、创新创造,全力助推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具体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推动县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连淮扬镇铁路和宿扬高速、江广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工程,全力做好宁仪扬城际轨道、京沪高速公路扩容及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宝应、高邮、仪征城市区域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生态保护的支持,积极争取长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重点整治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切实保护好仪征市后山区生态廊道。

  2、推动县域产业迈上中高端。重点支持县域立足自身优势,加快培育发展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在产业业态、商业模式等领域的结构优化和质态提升;围绕做大做强示范带动型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服务业龙头企业,力争填补县域在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方面的空白。进一步优化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支持宝应重点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高邮重点发展光伏、储能电池等产业;仪征重点发展新光源、新材料等产业;江都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特种船舶等产业,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全市比重达到50%。

  3、推动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作用,尽快建立部门、县市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制定乡镇差别化发展指导意见。坚持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实施特色小镇培育工程,紧扣我市产业和资源特色,借鉴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模式,在县域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同时,积极推进省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申报工作,指导已入选的高邮市三垛镇、仪征市月塘镇、宝应县氾水镇和曹甸镇开展小城镇建设。

  4、加快推进园区共建。确保高邮波司登工业园、上海莘庄工业区宝应工业园,通过省级考核,并拿到奖励。加强政策指导和综合协调,加快推进仪征、江都两家共建园区的筹建和申报工作,争取尽早享受省级扶持政策。同时,支持仪征对接南京江北新区,配合南京市打造六合—仪征临港新市镇,使之成为宁镇扬同城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5、推动金融资本向县域汇集。继续帮助县域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支撑。重点加快推进宝应县16亿企业债券的审批进程,确保今年一季度成功发行,并积极帮助高邮开发区和仪征开发区开展企业债券申报工作。同时,结合国家发改委最新出台的“绿色债券”政策,帮助高邮市、江都区余热余气发电、污水处理等项目申报发行“绿色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