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小吃地图大家拼

16.03.2015  23:00

北方水饺馆

下海妯娌创出“老字号

小吃名称:手工水饺

美食坐标:迎宾路小学南侧向西30米

【品尝感受】

中国江苏网3月16日讯 掌心大的饺皮又圆又实在,配上满满的馅料,就像一个个银元宝。后厨两口大锅热水正沸,来客点单后,“白胖子”便扑通扑通跃入水中。清汤、阔水,这是煮饺的秘诀,待到起鼓上浮,便是出锅之时,一旁的食客早已摆好筷子醋碟,等着一饱口福了。

铝盘上桌,一边是饱满的大饺,一边是虾皮紫菜汤。夹饺咬下,汤汁从齿颊间流出,霎时间韭菜馅的韭香四溢、白菜馅的水嫩清淡、芹菜馅的清香满口、荠菜馅的野味十足,菜的清淡,肉的鲜香,正如默契十足的老搭档。正是这份“到嘴到肚”的合口和实在,令众多老客十多年割舍不下。

【小吃故事】

下午三点,并非饭点,但环城北路上的这家老店,还是陆续有客上门。几位五六十岁的“老客”正聊着,一盘饺子既垫了饥,又打发了时间。主不催,客不急,与早晚人头攒动的光景不同,此时是一天中最闲适的时光。

从1997年开业至今,转眼间这家老店扎根后街小巷已近20年了。与别处“家族生意”不同,平日在店里操持的,是一对妯娌。

当年,大嫂严玉红在无线电厂上班,三嫂刘旺凤在郊区日杂公司上班,那时单位效益不好,已经发不出什么工资了,只好出来自谋生路。”看店的家人说,家里有人从事餐饮生意,妯娌俩便也借此下了“”,在家附近的路边租了一间小房开起了店来。

凭借着新鲜的食材、十足的分量以及手工制作的称心可口,小店的客人越来越多。第二年,她们便又租下了旁边的门市,成了如今的规模。

连家人带帮忙的工人,小店最多时养活了十来口人。“用的都是订做的面皮,这样才能包住这么大的馅儿。”而且妯娌俩根据顾客的需求,还适时调整水饺的口味,到了夏天,就有豆角猪肉馅的上桌。

这些年来,小店一直生意不错,老客们即便不在店里用餐,也会打电话来叫“外卖”。“开业后不久,周边商场的员工,加班开会的单位,茶座打牌的客人,就会让我们打包送餐,十几年一直不断。”老板说,他们可能是最早一批做外卖的小吃店了。

除了个大馅多的水饺,这里的配汤也是一绝。记者早年在这里吃饺子时,蛋皮汤最多能喝下三碗,如今换成了虾皮紫菜汤,一样咸鲜合口,只是如今再也喝不下三碗了,就连十个大饺也塞不下肚。

不过,进店还能看到熟悉的人、尝到熟悉的口味,便仍能忆起往昔,这或许也是老店令人不舍的地方吧。



最爱那既能快速果腹却又滋味无穷的街边小吃,寻寻觅觅中经常会摸不着地儿,那么,走起——随本报记者走访市区街头的路边摊,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来绘制一幅带有盐城本土特色的小吃地图。欢迎读者朋友参与进来,指点迷津,点赞吐槽。

机器人刀削面位置图。

小吃名称:安徽刀削面

美食坐标:南洋路1号(原海关大楼后巷)

【品尝感受】

一团面,手工揉制两个多小时,托在手中沉重、紧实。正因如此,削出的面叶才会柔中有硬、软中有韧。机器下刀又快又匀,对着汤锅,一叶接一叶,在空中不断划出弧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好似银鱼戏水。

片刻,煮熟的面叶入锅翻炒。先放豆油,再拍大蒜,然后配上青菜,片刻香气便弥漫后厨。不到3分钟,一份油炒刀削面就出了锅。面片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的面叶搭配解腻的绿叶青菜,抑或是自选的喷香的鸡蛋、自卤的牛肉,光看就馋得人口舌生津。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

【小吃故事】

下午4点,面馆准时开门。很快,客人们便一波又一波地登门。52岁的曹朱有和49岁的董凤铃,是安徽安庆的同乡。不到20岁就外出谋生,夫妇俩靠着做刀削面的手艺,半生走南闯北,最终落户盐城。

董凤铃自小偏爱厨艺,17岁随哥哥到河南做刀削面。与曹朱有婚后,两人仍靠着这门家乡手艺谋生。在河南待了一段时间后,由于不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两人转战苏南,在无锡另起炉灶。8年后,又听在盐城的老乡说,这里的风气和市场都不错,夫妇俩再次揣着手艺来到苏北,而这一待就是17年。

董凤铃说,1998年时本地还没多少人做刀削面。起初,他们在路边搭棚做生意,一碗2块钱,最多时一天能卖出200多碗。之后,在老海关大楼后面租了门面,“海关刀削面”的名号也越来越响。不久,年幼的儿女也相继接到盐城,并一直在此上学读书。

年岁渐长加之生意忙碌,3年前他们添置了一台专门负责削面的人形机器,“机器人刀削面”新店名由此而来。董凤玲感慨,“削了30年,吃不消了,儿女又不在身边,就找个机器人帮忙,但是和面还是老头子在弄。

每天下午4点到6点,曹朱有一直手工揉面,不发酵、不加碱,硬是将50斤小麦粉揉成面团。正是这身硬功夫,让他家的面食有着独到的口感。再加上董阿姨无论汤煮还是爆炒都绝佳的手艺,这份做了30年的小吃,的确无愧其名列前茅的“江湖排名”。

怀揣手艺走南闯北,这半生闯荡,既有迫于生计的无奈,也有一路收获的人生阅历。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时,他们笑着说:“这里人好,不想走了,以后盐城就是家!

能落地生根的异乡,想必不仅是因为家业所在,更是能让人感到可以融入的归宿。这座城市,也正因包容而更加丰富多彩。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