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区军休二所军休干部与社区共筑核心价值观

16.11.2016  14:0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伴着稚嫩而清脆的童声在空中回荡,江苏省扬州市区军休二所联合安平社区开展的“孝为先,代代传”尊老敬老传统教育活动,日前在竹西街道童学馆拉开帷幕。

      这是多年来扬州市区军休二所通过不断加强与周边社区共驻共建,达到统一认识、宣传到位,创新形式、活动到位,加强评估、效果到位——“三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画面。

      基层组织联建

      “零距离”共筑活动平台

      近年来,扬州市区军休二所通过协商与周边十余个基层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建立了共建关系。

      军休二所老兵志愿者文明服务队(前身是老兵志愿者巡逻队)是扬州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载体。国家、省领导多次看望了“老兵志愿者巡逻队”。2015年度,军休二所与周边社区加强联动,在友谊社区、安平社区、竹西社区成立了3个老兵志愿者文明服务队共建服务站。同时,友谊社区军休党建睦邻点也正式揭牌,进一步拉近军休干部与社区的距离,方便老干部参与社区活动、表达服务需求,实现共建“零距离”。

      思想教育联做

      开讲座共育“四有”少年

      为加强社区青少年教育,军休二所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以培养“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的“ 四有少年”为目标,定期进入社区开展青少年教育讲座活动。

      离休老干部张绍义在生活中就注意树立老军人的良好形象。他在讲座中说,现在“公交车让座”成了人们讨论社会文明的焦点话题,不给老人让座固然不文明,但少数老年人因年轻人不让座而与之产生激烈纠纷甚至发生肢体冲突,也损害了老年人自身形象,影响同样不好。“尽管我80多岁了,但身体还算硬朗,在公交上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我也会主动让座。别人看见一个80多岁的老人让座,心里都会有所触动。老人都让座了,作为年轻人不能落后,都争相为我让座,这样既维护了老人的形象,也传递了文明信息。”张绍义说。
困难帮扶联办

      与社区共创社会和谐

      困难帮扶、扶危济困是扬州市军休二所与周边社区共驻共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军休二所每年组织“‘5·19’慈善一日捐”活动,并设立贫困帮扶慰问金。军休干部和军休所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开展日常困难家庭、困难儿童慰问,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佳节,让困难家庭感受到大家庭的关心和爱护。

      3名正团职主治医生蒋荷芬、王玺、冼泽荣,成立便民医疗服务队,每逢周末便在社区内搭台义诊,不但分文不取,还向特困家庭赠送药品。“军医服务送上门,头疼脑热不烦神”在当地社区居民中传为佳话。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因牙齿脱落,饮食不便,蒋荷芬常年关心照顾他。老人临终前把所有的遗产都委托蒋医生处理。蒋荷芬则以受托人的名义,将其全部转交给老人的亲属。
志愿服务联动

“      红段子”共倡城市文明

      在扬州市区军休二所有一幅社区送来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的是“军旗辉映不老松,社区文明树新风”。这是扬州市友谊社区居民们对军休干部的由衷嘉许。

      老有所为是老干部们的价值追求,老兵志愿者文明服务队开展“三护三送”活动,平日里把“路不平、灯不明、车难停、家不宁”等事关文明的“鸡毛蒜皮”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军休干部们编创一些深受居民喜爱的文明“红段子”,从友谊社区传播到大街小巷。在社区,流传着一个署名“一群老军人”的红段子:“夫妻讲文明,日子赛蜜糖;父子讲文明,家风永传扬;弟兄讲文明,手足情义长;邻居讲文明,仿佛拆了墙。”自从“红段子”在公示牌上公布后,居民走到这里都不禁要朗读一番,孩子们更是到处吟诵。社区里有一块公共绿地,一些居民为了抄近路,硬是在草坪上踏出了一条小路。离休干部王玺以“一名老兵”署名,竖了一块牌子,上面也是“红段子”:多走几步,春色永驻。耐人寻味的是,这块牌子比铁丝网还管用。老兵们努力做到“把形象树起来,把居民带起来,把文明创起来”的精神深入人心,受到居民们诚恳的评价:“这群老军人真是典型的‘扬州好人’。”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