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农委发布当前水稻田管技术意见

05.08.2016  11:05
        8月2日市农委组织各市区作栽站长,并邀请省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指导专家扬州大学农学院霍中洋教授参加,对全市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水稻核心示范片进行了督查和考察,并就各市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情况和当前水稻生产情况进行了交流。
        从考察情况看,全市水稻核心示范片生产基础好于往年,主要表现为移栽期较早、高峰苗数量足、群体生长量较大,田间平衡性较好、病虫草害发生较轻。但结合大面积生产情况分析,今年水稻生产存在不少隐患,主要表现为:一是个体偏弱,不利于壮秆大穗。由于分蘖期阴雨寡照,物质积累不足,分蘖细弱,且低位分蘖占比偏少,影响壮秆大穗的形成。二是叶龄跨度大,苗情不平衡性突出。受小麦收获期推迟和连阴雨的影响,水稻播栽期长,特别是部分受淹较重和死苗改(补)种的田块,生育进程大幅推迟,苗情复杂,不利于水稻统一管理。三是搁田到位率偏低,部分田块存在倒伏风险。一些移栽较早的田块群体偏大,甚至已封行。直播稻高峰苗普遍偏高,不少田块群体茎蘖数达50万以上,如后期管理不善,倒伏风险较大。
        对此,各地要深刻认识当前苗情特点,因地、因田、因苗施策,抓平衡促生产,夯实水稻高产基础,力争实现“以秋补夏”。
        一是管好水。要抢抓晴好天气,继续搁好田,对群体偏大的田块,在穗分化期之前适度重搁,优化群体质量;对群体正常,在叶色褪谈之前继续轻搁,保持干湿交替;对因灾补种的直播稻和迟播迟栽群体不足的田块,实行露田通气轻搁田,促发根促生长。如遇连续阴雨则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力争雨止田干。倒2叶后至成熟期的水浆管理则要结合苗情以干湿交替为主,防止群体反弹和田面回软。
        二是施好肥。当前正常田块是迟熟中粳的保花肥和早熟晚粳的促花肥施用适期,要依据水稻苗情及叶色褪淡状况,适时适量精准施好穗肥,注重增施钾肥和硅、锌肥,提倡使用低磷高钾复合肥,以促进发根壮秆。对群体适中、叶色正常的粳稻,在叶龄余数3.5叶左右每亩施用尿素10-15斤加复合肥30斤作促花肥,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5叶左右时每亩施用尿素10斤。对群体茎蘖偏少,生长量不足的田块,应早施重施促花肥,酌情追施保花肥。对群体偏大、叶色偏深的田块,一定要在叶色明显显黄、高峰苗明显下降时一次性施用穗肥,且适当减少用量。对高峰苗量大的直播稻,根浅茎弱,为防倒伏,穗肥应适当迟施轻施。对少部分基本苗不足与发苗偏少的田块,在带肥搁田的基础上,应适当早施重施穗肥。对补种的直播稻,由于苗小苗多,为确保安全齐穗成熟,要适当控制穗氮肥用量,并适当早施穗肥,建议在倒3叶一次性施用尿素5-10斤加复合肥30斤。
        三是防好灾。我市水稻中后期,是水稻病虫、台风、暴雨、极端高温、异常低温多发季节,必须切实搞好防灾减灾工作。根据植保部门预测预报,今年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为主的“三病三虫”总体上呈偏重发生态势,各地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针对性选好药剂与适期精准防治,并加强统防统治,以提高防治效果。直播稻等抗倒性差以及群体茎蘖在亩40万以上的田块,可在拔节前一个叶龄亩喷烯效唑12-15克等进行化控防倒。此外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低温青枯等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