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竹镇大泉村订单式种植有保障

26.11.2014  11:59
        玉米收获时节,当其他农户忙着掰玉米、收秸秆时,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大泉村的文庆家庭农场负责人李荣却十分轻松地完成了500多亩玉米的收获和销售。“规模经营、订单式种植,这就是让我能这么轻松的秘诀。”他说。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着多年农事经验的李荣从中发现了这一利好消息带来的致富契机。同年8月,他在工商部门注册了文庆家庭农场,开始了“农场主”的生活。
        “农场主要是我和爱人在经营,另外雇了3名工人进行管理,高峰期再雇些临时工。”李荣说,虽然家庭农场面积达512亩,但因为机械化种植、收割,再加上有3名工人负责定期管理,一家人的生活并没有过分忙碌。
        由于土地拿到手时已是下半年,来不及种植水稻,因此李荣选择了种植玉米。“4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能收获了,收完之后整整地再种小麦,一点不耽搁。照200元每亩的纯利润来算,我就能净挣10万元。相信之后小麦和水稻的收益也会不错。”他说,在租用土地时,当地政府给了他免半年租金的优惠政策,除去种子、肥料和工人工资,仅一季玉米就赚了不少。此外,还有次年免一半租金和第3年交75%租金的优惠,这样一来,他在土地租金上的支出就少了,节省出来的资金可以用来做农场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道路等投入,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除了政府给的优惠政策外,李荣自身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之前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他有15台大型拖拉机、10台全喂入式收割机、12台乘坐式高性能插秧机、15台秸秆还田机和10台捡拾打捆机,这些为他的家庭农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农场运作初期,李荣和当地一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根据合作协议进行种植。种植、收获和销售都不成问题,因此他又开始考虑发展高效农业。在和省农科院接洽后,李荣打算利用水稻田养殖青蛙,由省农科院负责技术指导和后期销售,自己负责前期投入和管理。坚信“质量才是硬道理”的他,对自己的水稻非常有信心。
        说起未来的打算,李荣十分乐观地表示,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拓宽自身知识面。如今,他已经参加了区、镇组织的多场培训,并赴福建参加了相关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儿子和爱人一直很支持我经营家庭农场,爱人每天陪着我打理农场,儿子也打算回来帮忙。”想到一家三口经营农场的情景,李荣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作者:刘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