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在尕巴松多的江苏法律援助律师蔡宜果

01.06.2016  23:02

尕巴松多是青海省同德县一个小镇,位于海南、黄南和果洛三个藏族自治州交接处,海拔3060米,满山都是龇牙咧嘴的石头,为赢得更多时间办好更多法律援助案件、为把法治精神播撒到百姓心里……跋涉!跋涉!再跋涉!

  ——摘自蔡宜果日记

  

   沟壑深邃,崖谷纵横。

  这里是北纬34°39′的青海省同德县尕巴松多。

  2015年6月,江苏正四方律师事务所律师蔡宜果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丰厚收入,毅然加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列。

  晨曦刚掀开夜幕,淡淡的晨雾弥漫在空中,蔡宜果背起行囊,走村串寨,跋涉在尕巴松多的崇山峻岭。

  “同德是无律师县,需要每个律师的同心付出。我希望在尕巴松多贫困群众遭遇法律困境、身处危难时,我能成为他们的好帮手,让他们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蔡宜果说。

  一年过去了,记者循着蔡宜果法律援助志愿之路上坚定前行的足迹,感受这名江苏律师的法治情怀。

   宣讲法治 80%以上的村寨留下足迹

  “外出务工的合同怎么签?”“农民工有权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吗?”“农村宅基地房屋能否自由转让?”……

  蔡宜果到尕巴松多的第二天,正赶上同德县司法局在宗日文化广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初来乍到的蔡宜果来不及放下行囊,顾不上高原反应,就立刻“投入战斗”,马不停蹄开始了工作。

  听说内地派来律师现场解答涉法难题,很多群众更是抓住机会。一个上午,蔡宜果就耐心解答了30多人的法律咨询,并为4名当事人代写了法律文书。

  “是蔡律师消除了我的烦心事。”尕巴松多镇宗日小区的藏民尕藏卓玛告诉记者。

  原来,尕藏卓玛的妹妹结婚后与人一起做虫草生意,欠了100多万元债务,债权人经常到其父母家中纠缠,要求帮其还债,弄得一家人惶恐不安。去年8月20日,蔡宜果在该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了解情况后,建议尕藏卓玛依法与债权人交涉,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为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蔡宜果还经常在办公室甚至宿舍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去年9月18日晚上,同德雪域高原牛奶公司董事长布仁巴尔找到蔡宜果,咨询工厂承包如何签订合同。蔡宜果当即给他详细讲解《合同法》规定,并帮他列出合同要点、提供合同样本,一直忙到10点多钟才休息。

    同德县辖2镇3乡73个行政村,总面积4758平方公里,最远的乡镇距离县城达102公里。很多村居是与世隔绝的“孤岛”。为把法律知识传遍同德每个角落。去年以来,蔡宜果背着一张张通俗易懂的主题图片,带着一个个生动详实的鲜活案例,翻山越岭走遍该县所有乡镇,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290多场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7000多人次,80%以上村寨都留下他的足迹。精彩的法治讲座似缕缕春风细雨,润泽着藏民的心田。

   送法上门 380多件法务全都一次办结

  “蔡律师,我与丈夫没法过了。”去年12月19日上午,家住同德县唐谷镇加拉村的达热卓玛愁眉苦脸地找蔡宜果,诉说丈夫加挽多杰在外面有外遇,脾气暴躁,经常喝酒打骂她,并将出生仅三天的次女送给他人,至今下落不明。

  通过达热卓玛的叙述,蔡宜果经详细调查,认为加挽多杰对家庭不负责任,严重伤害了妻子,伤害了孩子,根据《婚姻法》规定,他帮达热卓玛起草了离婚起诉书,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以及诉讼请求。最终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今年1月,家住巴沟乡加日亥村的藏族农民宽太,因与华青多杰、旦正才让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同德县人民法院判决,请蔡宜果帮忙向同德县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在宽太家里,蔡宜果弄清来龙去脉,研究案情,写好请求再审申请,已晚上11点多钟。“到饭店吃点吧。”宽太热情相邀。“算啦,就在我这吃方便面吧。”蔡宜果拿来两份方便面泡了起来。

  蔡宜果认为,许多藏民由于不知法、不懂法,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较弱,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为此,一年来,他积极为当地群众百姓解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500多人次,其中代写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强制执行申请书、合同、协议、证明等300多份,向公安、检察及政府部门代写寻求解决问题的申请书80多份。对老、弱、病、残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40余起,没让一个当事人往返奔波。

   法律援助 为25名弱势群体代言维护合法权益

  “是蔡律师帮了我大忙!是他帮我讨回了公道!”今年2月7日,当同德县尕巴松多镇71岁的居民祝建平拿到法院判决书时,禁不住老泪纵横。

  原来,2003年,该村10户村民自愿将各自部分林地转让给老祝。2003年8月,老祝拿到了林业局颁发的林权证书。可事隔不久,该村10户村民中有4户(一户是书记兄弟)要求老祝返还林地,其借口是祝建平户口在2006年已迁到县城。

  祝建平多次向村委、乡政府、林业局等部门反映,均未得到解决。就在他失望时,听人说县上来了专门免费为弱势群体维权打官司的律师,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蔡宜果。

  “打官司要有证据,我陪你走一趟。”蔡宜果决定实地弄清案情。

  朔风凛冽,漫天大雪不期而至。茫茫雪山上的羊肠小道像抹了油,使人几近不能举步。松动的山体,悬崖上不时落下滚石,蔡宜果紧贴着绝壁摸索着前行,两天时间,跑遍尕巴松多镇申吾、欧后扎、欧沟、北扎、瓜什则等11个村居,终于找到了维权的各种证据。

  “这是一起典型的侵权行为。”蔡宜果当即决定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之所以发生要收回祝建平承包地、不给办理民生一卡通,主要是少数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庭上,蔡宜果据理力争。

  今年2月,同德县人民法院作了一审判决,支持居民祝建平的诉讼请求,同时将6.48亩耕地使用权利人登记为祝建平的名字。

  “蔡宜果不畏艰险,热情为民办理法律援助的事还有很多。”同德县司法局局长拉加东滔滔不绝地介绍。

  唐谷镇科加滩社区17号4岁藏族小朋友南智达哇被邻居燃放鞭炮炸伤眼睛,经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诊断为外伤性白内障,获赔3万多元。

  同德县北环路海龙蔬菜果行藏族女青年苏红敏经人介绍与贵德县河东乡下罗家村王忠举行婚礼,但未领取结婚证,一个月后,苏与前男友私奔,后被警方找到。王忠提出解除关系,诉请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返还彩礼12.6252万元。

  一年来,在同德县山区援助的日子里,蔡宜果马不停蹄,克制着对家乡的思念,克服高原缺氧对身体的损害,奔走在同德县的村村寨寨,一次次与藏民拉家常、谈法律、讲情理,免费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5起,挽回经济损失730多万元。被称为党委政府决策的法律助手和藏民群众的贴心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月19日,省司法厅收到了同德县人民政府、同德县政法委、同德县司法局联合写来的感谢信,对蔡宜果不辞辛苦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维护藏民合法权益的举动高度赞扬。

  “为当地百姓寻求法律救济,我将继续在同德留任一年!”蔡宜果毫不犹豫地表示。山叠峰,路漫漫。为了公平正义,跋涉在尕巴松多的蔡宜果将克服险途和孤寂,继续前行。

 

 

    来源:江苏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