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回眸:天山竖起大拇指,为江苏援疆点赞
江苏援疆项目,帮助维吾尔、哈萨克、回、汉等各族群众实现就业、创业。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 丹万程鹏摄
新华报业网讯 8月22日,乌鲁木齐,新疆迎宾馆,当听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夸赞“江苏援疆工作的确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带了个好头”时,在场的我省对口支援克州、伊犁州两个前方指挥部的同志无不激动万分。当他们把这一消息传递给各位“援友”时,此刻,在即将结束三年援疆任务的全省第八批424名援疆干部的心中,涌动着的,是一种自豪,一腔割舍不下的情怀,更有一份将伴随一生的责任。
一批项目,让各族群众拥抱看得见的幸福
客厅的桌毯上,堆满瓜果油馕,热情的维族老汉卡热·卡德尔忙不迭地往大伙手里塞。17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格达良乡曲许尔盖村,江苏代表团一行受到“最尊贵客人”的礼遇。告别土坯房、刚刚入住新居的卡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家六口,住上320平方米的新房,这在过去,以种地、放牧为生的卡热,做梦也不敢想。
乡党委书记张麦成说,曲许尔盖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牧业,别看全村土地有600多万亩,但可耕地只有1万亩。江苏援疆工作组来这里实施土地改良和安居工程后,已有6100亩盐碱地种上了玉米,85户农牧民搬进了新居。
卡热说,新房花了十五六万,援疆资金补贴五万五,自己掏了10万左右。在以往,收成再好,也拿不出这些钱,亏得两个儿子去年先后进了厂。老汉说的厂,也是江苏援建的工业园引进的,村里去厂里上班的姑娘小伙就有几十个。
一马平川的戈壁滩上,奎屯天虹纺织拔地而起。这座由徐州天虹集团投资的纺织厂,不到半年,25万平方米的厂房就建成投产,已在当地招收工人2730人。徐州援疆工作组组长杨明说,经过他们招商引资,目前已有9个关联项目落地奎屯,全部完工后可吸纳就业1万人以上,奎屯一跃成为全疆第二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五年来,我省共与新疆签订产业合作项目257个,投资总额2295亿元,已经投入或开工建设的项目突破100个。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共建伊犁(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又在乌鲁木齐签订,我省将组织50家左右的纺织服装企业赴伊犁州投资兴业,带动当地各民族群众就业达到1.5万人。
不仅仅是援建企业,“十二五”期间,我省安排援疆项目1203个,援建资金91.7亿元,80%投入民生类项目。无论在帕米尔高原,还是在伊犁河谷,记者随江苏代表团踏访了30多个援建项目现场,亲眼目睹各种民生项目给受援地群众生活带来的深刻变迁:奎屯老百姓第一次骑上公共自行车;巩留第二小学的孩子们第一次踏上塑胶跑道;阿图什83岁的阿布拉·买合提身体一有不适,不再需要奔波上百里,步行到乡卫生院,就能看上江苏的专家医生……
一群干部,真情奉献汗水洒满这块土地
省委省政府对选派援疆干部极为重视,选派标准极为严格,在第八批援疆干部中,许多同志都是各行各业挑出来的骨干,不少还是各单位的后备干部。
正值最能干事的年龄,往往也是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最重的时段,援疆,一去三年,每位援疆干部背后的困难和牺牲可想而知。在新疆采访期间,记者听到这样一句谚语:流水走过的地方,留下的是玉还是石头?江苏援疆干部告诉记者,他们也自觉不自觉地思考这个问题:3年援疆,我们为新疆留下的是玉还是石头?
高永涛,江苏省首批“组团式”援疆(克州)医疗队副队长,今年4月20日,在父亲刚刚去世,母亲常年生病,女儿即将高考的情况下,毅然告别亲人,眼含泪水奔赴克州。
条件艰苦,饮食不习惯,生活不适应,也是在长江流域生活惯了的江苏人面临的一大考验。年过半百的连云港支教老师李凤君,到霍尔果斯苏港中学第二天就水土不服,全身浮肿,他没休息一天,就开始工作。援疆教师宿舍离学校有近5公里的路程,遇到漫天风沙和严寒天气特别难行,前指提出用车辆接送老师,8位援疆教师谢绝了:“来新疆支教,就是来奉献的。”
援疆医生邵永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博士,在胃肠外科赫赫有名,在徐州,要挂他的号很不容易。来到新疆后,邵永却变成了“泥腿子”医生,一年中三分之一时间都泡在基层医院和牧区,不是巡诊,就是教学。
不仅是专职的援疆干部,天山南北,还活跃着一批批柔性援疆的江苏人,“银发人才”援疆队伍便是其中之一。这批在江苏退了休的高层次人才到新疆开展3~6个月短期服务,将自己的余热尽情地献给新疆。在阿图什市格达良乡卫生院,记者见到,从江苏来的11名退休医疗专家正在义诊,卫生院小广场四周的凳子上,坐满了候诊的群众,柯尔克孜族院长吐尔地告诉记者,江苏的专家不光为群众治病,还帮他们培训业务350多人次,经江苏专家指导,他们卫生院也能做CT了。
在新疆这片戈壁胡杨蓬勃生长的土地上,江苏援疆人像戈壁胡杨一样,把根系扎进土壤,有的甚至在援疆的岗位上付出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在伊犁,当地群众甚至提议,要为江苏援疆干部立碑。
一套经验,为受援地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17日,在昆山市援建的阿图什市小微产业园安淇拉地毯科技有限公司,一块块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毯正从机器上织出,见代表团到来,维族老板海米提热情地迎上来,用流利的汉语跟我们攀谈起来。他去年10月大学毕业,接手了父亲的地毯销售小门店,不久就赶上产业园建成,园区积极鼓励他自己办厂,还给他提供了许多政策扶持。说起园区的好处,小伙子如数家珍:1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设备拉过来就能投产,前三年免租金;电费减半,1度只有3毛8;园区还建了廉租房给职工居住,31平方月租还不到60元;工作满1年,园区还发每月几百元的额外奖励,工人们每月能拿到2500元左右。海米提说,现在客商下单很多,等第二条生产线安装到位,他要再招80多名工人。在江苏对口支援扶持下,近三年,像海米提这样的本地业主涌现了一大批。江苏对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王斌告诉记者,把援助的重点放到培养当地老板上来,比单纯经济援助更能推动地方发展。
不光是培植当地老板,在江苏就读的新疆籍大学生,回到新疆后如果带得好,也可能成为一个个“酵母”,发酵出各式各样美味的“馕”。今年,江苏高校共有新疆籍应届少数民族毕业生999人,此次新疆之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副组长史和平每到一处,都要求江苏援疆的同志,做好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定要让他们能到相应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新疆的同志告诉记者,江苏援疆,最成功的做法,就是通过产业援疆,为受援地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永远不走的人才。
围绕人才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滴灌式”对口培训,“组团式”智力帮扶,“融合式”交往交流,从“单项作战”到组合推进、从授人以鱼到授之以渔、从“输血”到“造血”,其中,江苏援克前方指挥部探索出的“嵌入式”援疆模式,即通过合作共建机制,援受双方相互嵌入、互动融合,援建项目建到哪、人才工作站就建到哪,形成情感共同体,实现援建项目“1+1>2”的效益,成为唯一被自治区发文推广的整体工作法。
本报记者严 颢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