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会完善四项机制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16.06.2015  20:09

      本网讯   苏州市总和各级工会在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着眼整体素质提升和素质持久提升,注重从完善机制入手,努力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向纵深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经费保证机制。 苏州市总和各市(县)、区总工会,每年都从工会经费中列支1-2百万元,用于职工教育、文化建设等。苏州市总在2010年市总工会与市政府联席会议上,主动向政府争取了职工书屋建设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2010年至2014年的职工书屋建设,每年达60万元。同时通过中间层次工会督促、基层工会民主协商、地方部门协同配合,促使企事业单位落实《江苏省职工教育条例》的规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切实保障职工的精神文化和教育培训权利。

二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机制。 苏州市总将开展主题教育、推进素质建设工程,列入到工会系统开展的争先创优竞赛中,每年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运用年度考核,奖励带动,促进《规划》落到实处。基层企事业单位也主动建立职工素质教育档案,记录职工参加教育培训和各类学习活动的情况,记录职工各项综合素质提升的情况,推动职工素质工程目标管理体系建设。

三是建立健全分类指导机制。 苏州市总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注意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侧重发挥中间层次和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会的作用,区分建会企业和未建会企业、规模企业和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分类要求,并结合调研、走访开展分类指导,力求素质工程建设贴近企业、贴近职工。

四是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 苏州市总将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推进情况作为全市工会争先创优竞赛的重点,每年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苏州市总还将职工精神文明创建纳入到全市的文明创建中,每两年与市文明办联合发文,表彰了一批文明职工、文明班组。2012年至今共有2人获省“十佳文明职工”称号,30人获省文明职工、195人获市“百佳文明职工”称号,195个班组被评为市“五一文明岗”。累计有103个集体被评为学习型班组、186名个人被评为知识型职工。 通讯员 翟剑)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