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 农村净土难以承受之殇

24.04.2015  21:00

  中国江苏网4月24日讯(记者 王文 张开虎 姜成波 文/图)近年来,随着城市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生产项目逐步向农村转移。由于农村土地与劳动力相对廉价,环保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一些污染大、面临淘汰的工业生产项目乘机而入。

  连日来,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我市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一些加工、冶炼、化工、五金电镀等企业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工业污水,很多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直接排放,对周边的空气、土壤和水质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虽然许多环保政策对城市和农村一视同仁,但不得不承认,农村的执行难度相对较大。有的基层领导甚至为了经济发展不惜牺牲农村环境。专家呼吁,应从源头上堵住污染项目流向农村,不要再让工业污染吞噬“田园净土”。

  工业污染拉响农村环保警报

  4月22日下午1点多钟,气温较前几天有明显回升,甚至让人觉得有一丝燥热。笔者驱车来到赣榆区柘汪镇东林子村,看到这里的村庄面貌较几年前已有了很大改观。几乎家家户户都盖上了小洋房,水泥路一直通到农民家门口。走在村庄中,每隔一段距离就可见一个垃圾回收桶,冬青等绿植也显得生机勃勃。可是,抬头向不远处一看,几个冒着黑烟、白烟的大烟囱,破坏了这幅乡村美景图。

  “过去俺村环境很好了,就近几年,这边建了好几个大工厂。现在还好,有时候夜里会闻到很难闻的味道,闻了都头晕。”该村两个戴着红头巾的农妇悄悄地告诉笔者,工厂会趁老百姓熟睡的时候排放刺鼻的气体。

  继续向东前行,笔者来到响石村,风一吹来,笔者便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几个大型工厂近在眼前,高高低低地耸立着一些大烟囱,每一个都飘出不知名的烟雾。不时有大卡车呼啸而过,扬起许多尘土。笔者了解到,由于这两个村毗邻临港产业区,钢铁厂、石油厂、海产品加工厂等,给村子周边的空气、水质等带来了污染。

  监管机制乏力诱发污染转移

  “近几年,确实有许多工厂转移到乡镇、村庄,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市环保部门一工作人员说,现在污染遁往乡镇趋势明显。很多产业在转移中,忽略产业升级,甚至大幅度降低环保要求。甚至有极个别地方,把降低环保要求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一些基层干部为了本地区经济利益,采取“杀鸡取卵”的策略来发展经济,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农村环境污染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转移的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生产项目,我市农村地区还存在不少规模小的工业企业,这些小企业、小厂主要设备大部分都是廉价购进的“二手”设备或“淘汰”产品,采用陈旧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值比重占大部分。生产工艺本身就落后,造成污染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从污染防控层面来讲,长期以来,大量的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乡镇一级却很难得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虽然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较以前的确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但是与城市相比,大多数的乡镇、村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本来就没有多少钱拿出来专项治污,再加上乡镇一级环保机构很不健全,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到农村地区,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该工作人员说,目前的农村环保工作牵涉到多个部门,所涉条线由于职能交叉,经常出现推诿扯皮、多头管理的现象,这给环保执法增加了难度。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东海县安峰镇一度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大量的酸洗石英砂小企业聚集在此,污染了水源和农村土壤。这两年经过集中整治以后,仍有石光光伏、金红矿业、天才照明等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入驻在此。虽然GDP搞上去了,但镇领导也开始意识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为了加强环保基层管理,安峰镇于去年5月份在全市第一家创新设立“村环保专干”。对村中涉及危害环保行为及涉酸石英砂、板材加工等作坊进行全面监督,一旦发现可能造成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行为的,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并及时向镇政府反映。

  “我们这也是被逼出来的成功做法。”安峰镇分管环境保护的傅红华委员介绍,他们在积极探索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的新模式、新方法上先走了一步。他认为,集中治理环境违法行为和污染企业、加强环境污染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定要狠抓。同时,如何建立农村工业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也值得思考。一方面,市、县层面应该加大对乡镇地区环境保护的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另一方面,不妨把农村环保工作纳入环保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针对部分干部要经济指标不要环境的做法,环保部门将协同有关部门加强产业引导,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有关规划、不符合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求、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环保准入门槛,防止污染工业向乡镇地区转移。

  此外,相关专家建议,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人参与环境监督。

  图为东林子村、响石村附近的工厂烟囱林立,排出阵阵浓烟。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