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拥抱工业互联的蓝海 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04.10.2018  22:29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拥抱工业互联的蓝海 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新华报业网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拥抱工业互联的蓝海 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新华报业网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拥抱工业互联的蓝海 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pic.xhby.net

  工业互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网,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常州制造业企业在政府引导下,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的蓝海,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常州制造迈入互联互通的智能时代   马文龙是龙城精锻有限公司机加工二车间的一名车工。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是用扫码枪扫描条形码,当天的生产任务就显示在机床上的电脑里了。需要多少原料和配件,加工多少种产品,一目了然,而且加工的每种产品都可以进行追溯。   给马文龙工作带来便利与高效的,正是工业互联网。在一车间配料仓库的墙面上,每条生产线的物料配送状况通过大屏幕实时显示出来,黄色为配送中,红色为申请未配送的,让车间物流效率大大提升。   2016年开始,龙城精锻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工业互联网改造,目前企业90%的设备已经实现联网,每天都能采集到企业运行的全链条大数据。   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信息部经理崔磊告诉记者:“汽车产业今年受原料上涨影响非常大,我们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和缺陷,通过数据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做了有针对性的改善,制造成本、人员成本都在下降。”   在绿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里的装修垃圾生产线实现了工业互联,工作人员不用再去现场进行巡检,而是通过电脑实时监控设备的电流、温度、料仓的称重数据。   江苏绿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电气主管凌松说:“上个月初有个电机斜链板的皮带,有个红砖卡在了边上,系统给出提示,我们根据这条提示信息找到了红砖的位置,及时解决了问题。”   工业互联时代,以数据驱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是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的必经之路。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建设星星充电智能运营云平台,对全国充电桩实现了联网管理、监控和运维,使星星充电的日均充电量维持在120万度左右,位居全国行业第一。天合光能股份公司联合阿里云“ET工业大脑”,在第三电池车间率先试点工业互联。系统运行后,A品率提升了7.3个百分点,每年增加产品销售超过2000万元,下一步将在公司所有生产线进行推广。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云计算与大数据”总体组专家、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陈为告诉记者:“云计算是人体的血液,大数据是供给血液的原材料,工业互联可以看作是感知器官和落地使用的情况。有了工业互联的思想,包括现在系统逐步的开发,以及在很多企业的落地,对产业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也推动着常州信息技术、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产业在这片蓝海中快速发展。    随网“软硬兼施” 推动万企上云   胡靓一年多前从华为辞职,来到龙城英才企业:常州博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技术主管。他最近在负责江阴一家汽车装饰企业生产管理软件的设计优化,目前企业设备已经实现了联网监控,可以实时采集数据。   常州博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主管胡靓说:“基于生产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提高它的良率。”   这家成立仅两年的软件企业,已帮助太平洋电力、盛士达空调、森萨塔科技等30多家大中型企业完成了工业互联网的改造提升,业务拓展到浙江、上海等地,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50%的高速增长,今年将突破1000万元。   常州博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司燕青表示:“常州本身是个工业城市,有大量制造业的实体企业,大量企业非常需要数字化能力,从研发销售设计制造物流等环节,都需要嫁接数字化的能力。博凌的核心团队全部来自华为,希望能把我们的能力和经验为常州本地企业嫁接融合,帮助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常州一批软件和硬件企业牢牢把握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期,主动服务制造业企业,相继涌现了航天云网、天正工业、数码大方、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产业的龙头企业。   工业互联网的改造投入,一般在几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对于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改造提升存在资金压力。从2014年起,常州加快实施“三位一体”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连续3年每年安排6亿元资金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在硬件上推动机器换人,在软件上推动企业上云。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互联团队负责人高炎对记者说:“对中小传统企业来说,不建议做整个工业互联的升级改造,而是从点上来优化,通过少量投入达到效果最佳。”   据市经信委统计,常州147个“机器换人”示范项目平均减员率在40%以上,能耗平均下降10%以上,产品合格率普遍提升,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   与此同时,去年年底,常州工业互联网公共平台上线,并启动了“千企上云”专项行动。当年完成今创集团、宝钢轧辊、金石机器人等726家企业上云,为网络化发展打好了基础,今年全市上云企业数量将超过1000家。   目前常州正在制定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计划实现一万家的企业上云。

  搜索

  复制

标签:

编辑:范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