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沛县警方创新“4+”巡防模式全力提升治安防控能力

28.04.2016  16:04

  今年以来,沛县县局在坚持打防并举的基础上,提出“少发案胜于多破案”的工作理念,明确“以巡逻降发案,以巡防促破案”的工作思路,在巡逻机制运转、巡逻队伍建设和巡逻路线规划等方面加大创造力度,探索形成行为主动、信息主导、力量联合、防控动态的“4+”巡防模式,努力实现“群众满意,民警减负”的双赢目的。

   一、探索“干部+民警”,构建主动作为的内驱型巡防模式。 从扭转“重打击,轻防范”的惯有思想入手,强化“巡防可以降发案,减工作量”的认识,形成“重巡逻、促防范、降发案、减工作”的理念,提升全体民警主动作为的内在驱动力。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巡,实行领导带班负责、带队巡逻,进一步增强民警的责任心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案事件处置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创新模式提效率,依据个人擅长、本人意愿等要素,对民警重新定岗定位,合理组合警力,并将巡逻与110接处警、打击处理、便民服务等日常工作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主动性、自觉性,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三是业务考核重巡防,实行内部业务考核向巡防倾斜,提高巡防工作实效所占的考核比重,建立巡逻考核制度,使巡防考评有据可依。

   二、探索推行“公安+社群”,布建构成多元的联合型巡防模式。 注重挖掘社群资源,根据不同区域治安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扩大巡防辐射面,弥补了警力的不足,增强了巡防的实效。一是与医院保安合作,对于医院内人员杂的区域,指导安保人员进行培训整合,选拔优秀保安队员成立应急分队,在医院内部进行24小时机动巡逻;为激发保安队员工作热情,还建议各小区物业公司制定了巡逻工作奖惩制度,对工作突出的队员进行奖励,大大提升了巡逻效率和各类案事件的先期处置能力。二是与社区群众自治力量合作,对于开放式居民楼和背街小巷,进一步联合社区居委会和辖区单位,发动治安积极分子,成立义务巡逻队,在社区民警的带领指导下,加强对开放式居民楼、单位宿舍及背街小巷的巡逻力度,作为派出所和安保专职巡逻队伍的有力补充,做到了巡防工作无缝隙、全覆盖,全力压缩违法犯罪分子活动空间。三是与学校内保力量合作,对于人员数量大、治安状况复杂的学校,与学校保卫部门合作进行联合巡逻,将校区作为必巡点;同时积极发动学校其他后勤部门和学生自治组织参与自防自治活动,强化自身内部防范水平。

   三、探索推行“传统+科技”,固化情报主导的信息型巡防模式。 坚持信息主导警务理念,充分利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公安手段和平台,从繁杂信息中梳理出隶属辖区、贴合实际的有价值情报,有针对性的指引巡防工作的开展,实现信息导巡、精确制导。一是强化情报筛选,安排专人对辖区每日警情和发案进行汇总,每月、每周定期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找出发案规律和特点,开展针对性巡逻守候工作。二是借力视频监控,定期安排专人对案发现场视频监控进行汇总,将视频监控中的嫌疑人影像进行截图打印后,发放到巡逻民警和社区民警手中进行重点盯守。三是依托民生平台,每周对群众投诉举报的热点问题进行汇总。根据举报投诉结果,在巡逻工作中,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活噪音扰民、违规散养犬只、涉黄涉赌重点区域进行进行重点巡逻,及时满足群众的期待和要求。

   四、探索推行“常态+集中”,优化以动制动的动态型巡防模式。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发案规律和治安特点,合理规划巡逻路线、时间和模式,根据变化了的治安形势和案事件状态,对应采取最佳的打击、防范措施,防止了“无功用警、警力损耗”。一是主次兼顾重点巡,将各辖区沿线的夜市、娱乐场所、大型商场和居民区等作为必巡点,进行重点巡逻和关注。将夜间作为重点巡逻时段,加强巡逻强度,每天19时至23时,以各超市、社区、学校以及夜间小吃摊为巡逻重点,以巡防“两抢”、盗窃电动车、打架斗殴等案件为主要任务;二是落实程序“三个一”,制定、采取了“一停、一站、一查”的“三个一”巡逻程序和办法,即对于存在打架斗殴隐患的路边夜市小吃摊等场所,“脚踩刹车停一停”,采取鸣笛的方式提示相关人员注意自身言行;对于人流量大的繁华区域,“适当驻足站一站”,采取步行巡查的方式,提高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力;对于学校、公共场所等重点部位,民警在外围巡逻的同时,注重对火灾安全、黄赌毒等隐患和问题的发现与处置,“近前一步查一查”,防患于未然,扩展了巡逻工作的综合效能。三是成立现行抓捕小组,在建成巡逻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用警,抽调民警、协勤队员成立了现行组,对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实时盯守,重点对公交车站及附近区域的现行犯罪进行打击。(徐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