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抓“禁粘”创绿色城区谱墙改事业新篇章

14.12.2015  09:39

  邳州全市总面积2088平方公里,人口约180万。全市耕地面积183.2万亩。2014年完成GDP684.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5.6亿元,全国经济发展百强县跃至第43位。2014年,邳州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9.6%,已经迈入50%城镇化时期,老城区、开发区、新城区“三区并进”,突出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积极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生态环境。至2014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9.3万,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5平方米。

  邳州市矿产资源以非金属为主,主要有石膏、石灰岩、大理石、石英岩和页岩等16个种类。其中石膏矿总储量44亿吨,居华东地区之首,石灰岩矿储量7亿吨。境内还有大唐发电有限公司产生的粉煤灰及大运河中的河(湖)泥等废渣可加以利用。蓬勃发展的经济和丰富的资源为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推广节能建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2015年的城区“禁粘”创建工作中,通过强化目标管理,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墙材,把城区“禁粘”纳入文明、生态城市创建活动中,加快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谱写了墙改事业新篇章,实现了城区“禁粘”工作大跨越。

  一、  城区“禁粘”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一)、新墙材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2010年以来,邳州市新型墙体材料产量飞速增长。目前,新型墙体材料年总产量折21亿块标砖,经省认证新墙材企业4家,其中:年产蒸压加气砌块80万立方米;泰山石膏(邳州)有限公司年产纸面石膏板 3500万平米;邳州市固德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粉煤灰板材近10万立方,技术走在全省前列,产品畅销全省乃至浙江、山东等地。2015年,城区内在建项目22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新型墙材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97%,节能建筑占比达96%。

  (二)、窑业整治成效显著。

  2005年至2010年,邳州市进行大规模禁粘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顺利通过省市的验收。近年来,个别砖厂死灰复燃,通过调查摸底,2013年,全市还有13家粘土砖厂,2014年将13  家粘土砖厂一并关闭,其中7家已顺利完成复垦,实现新增耕地352.72亩。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效显著。

  邳州市现有墙体材料生产企业  12  家,经省认定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  4  家,新墙材彻底取代了粘土制品,通过发展新墙材实现年节能  2.3 万吨标煤,综合利用工业废渣  45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0.18  万吨。

  二、“禁粘”工作的主要做法

  总结邳州市主城区“禁粘”工作,主要有以下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完善城区“禁粘”工作机制。

  邳州市政府对墙改工作高度重视,为了全面落实城区“禁粘”工作,年初,邳州市墙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 “禁粘”城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发改经济委、住建局、市场管理局等部门组成成员单位。各部门明确职责,密切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禁粘”工作机制,齐抓共管,确保“宣传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努力把“禁粘”工作抓深抓细,抓出实效。

  (二)、健全制度,落实城区“禁粘”目标任务。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邳州市结合实际下发了《关于转发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禁止使用粘土砖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开展禁止使用粘土制品试点城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等到部门关于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砖有关规定的通知》、《关于清理淘汰粘土砖瓦落后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发改经济委印发了《关于填报邳州市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调查表的通知》,墙改办印发了《关于对我市新型墙材生产企业纳入管理的通知》等文件。通过这些文件的落实,完善了“禁粘”工作的制度建设,并签署城区“禁粘”工作目标责任状,确保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有力地推动了邳州市城区“禁粘”工作向纵深开展。

  (三)、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禁粘”氛围

  在宣传、贯彻新《条例》和城区“禁粘”创建工作上,邳州市创新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一是现场宣传。采取标语、横幅、展板、街头设点、墙体广告等宣传形式。二是工地宣传。为了确保“企业有横幅,工地有标牌”的要求,专门制作了工地宣传牌,印发墙材革新与推广节能建筑小常识宣传单,并聘请专家现场给工人讲授新型墙体材料施工方法。三是促使墙材企业与建筑商对接,先后四次组织新型墙材企业、建筑商、设计部门、质检部门到建筑工地集体参观新型墙材应用情况。四是流动宣传。宣传车跑遍邳州城、镇,努力做到让新《条例》和城区禁粘工作深入人心。五是实物宣传。制作宣传抽纸和手册,通过社区和街头设点宣传活动,发放到群众,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目前,邳州市墙改工作向省墙改办网站发送了35篇报道,其中12篇被江苏省经信委采用,3篇分别被《江苏墙改》、《徐州墙改》采用。

  (四)、引导创新,大力发展新型墙材。

  1、加快新型墙材生产企业的发展。邳州始终把指导墙改工作和扶持新型墙材生产企业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引导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当地粉煤灰和矿产资源加快生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步伐,使一批企业摆脱了低质量、低价竞争的困局,通过技改投入使全市新墙材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完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还销往全国各地。“泰山”牌纸面石膏板、固德安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等一批质量过硬,创新型的新型墙材打造了生产商与消费方双赢的大好局面。

  2、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邳州市墙改办在研究、宣传政策的同时,积极鼓励新墙材企业加强技改,引导建设项目的新墙材应用。三年来,向上争取省级扶持资金245万元,地方配套245万元,切实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规范化。2013年,为率先投入技改的徐州固德安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省专项技改扶持资金,经评审,该企业获得2013省级新墙材技改扶持资金9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0万元;2014年,徐州帝龙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获省级技改扶持资金8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80万元;2015年,土山镇关公文化产业园建设工程被评审为省级应用示范项目,获得省应用示范项目扶持资金75万元,地方配套75万元。

  3、加大新型墙材推广应用力度。按照有序推进的原则,市墙改办严格开展墙改执法工作,加强对在建项目的巡查,先宣传后稽查,在稽查中宣传,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规定的城镇及“禁粘”城区范围内,彻底杜绝了建筑工地主体及临时辅助设施使用粘土实心砖,框架(含框剪、剪力墙、简体等)结构的建筑工程无使用粘土空心砖现象。

  (五)、服务到位,狠抓质量管理。

  1、主动敦促企业抓好内部管理。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指导企业充分的发挥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完善相关资料和台账,抓好企业内部管理,严把产品质量关。定期到新墙材企业进行调研、检查指导,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查找不足,督促抓好产品质量管理。

  2、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实施行政许可的相关配套制度。完善墙改办服务窗口管理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对法定的有关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及提交的各种材料进行公示,坚持“公开、透明、便民”的原则。全面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

  3、加强新墙材认定证书管理。积极协调企业做好新墙材认证、换证工作。今年来,邳州市墙材企业如实的上报产量及能耗情况,规范的市场运作,没有伪造及冒用新墙材产品认定证书的情况发生。

  (六)规范专项基金,保障“禁粘”顺利实施。

  一是规范基金征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邳州市墙改办严格做好墙改基金征收工作,对所有新项目在开工前应征尽征;同时,按照市政府的布置,墙改办对2008以来的开工项目进行梳理和自查自纠,对未未征收到位的项目予以追缴,取得显著的效果。二是规范项目管理。墙改办在征收时对项目单位做好必要的告知,并根据项目的进展予以验收,对符合返退规定的项目严格审核程序,原则上办理返退。三是规范基金使用。邳州市对墙改专项基金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墙改办所征收的专项基金足额纳入邳州市财政,所需经费提出申请经财政局核定后报政府批准执行,使用上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多年来,墙改工作经费由财政足额拨付,墙改工作顺利开展。

  (七)发挥墙协作用,促进“禁粘”有序开展。

  作为江苏省墙材协会会员和徐州市墙材协会的理事单位,邳州市墙材协会为邳州市新墙材的发展充分发挥了指导、协调和监督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作用。完善墙材协会内部质量抽查机制,促进邳州市墙材质量稳步提升;二是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协助墙改办认真做好墙材产品的标识管理、技术培训和新墙材产品的宣传推广等工作;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出现的问题,在信息、市场、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外树形象,加强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努力创新,确保共赢。全力促进“禁粘”工作有序开展。(省墙改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