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范明秋老人满头黑发 养生经就是有个好心态

26.12.2014  15:44

 

 

 

图为范明秋老人。朱其摄

 

每天唱半小时老歌,满头黑发从不烫染,能熟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靖城街道玉带新村,93岁的范明秋老人被称为“不老的神话”。昨天,记者来到老人家中,听老人说说她的养生经。

 

能唱30多首绝版老歌

 

快乐呀快乐呀,小鸟站在大树下……”还没进范明秋老人的家门,就听见屋内传出欢快的歌声。老人告诉记者,上世纪三十年代她在原城中女校上小学,这些歌都是当年小学老师原创的靖江儿歌,如今这些歌她还能唱出30多首,歌词旋律都记得清清楚楚。

 

和如今的流行歌不一样的是,老人所唱的歌词都是用靖江方言表达,字字句句都透出当时的时代气息,也反映出靖江的风土人情。每天上午,老人要在家中唱上半个多小时,才觉得身心舒畅。这些老歌还被老人用作家训教育子女,如“母亲的慈爱好比和煦的阳春……可是你怎样报答慈母的深恩……”这样一首歌颂母爱的歌曲,就被她用来教导孙女尊重母亲;一首《小小画家》,她也拿来教育儿女坚持自己的梦想……

 

老人的好记性不仅体现在唱歌上,前阵子社区发放了《靖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36问答》宣传册,老人拿到手后,就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读了几遍后,就将24个字熟记在心。昨天当场还背了一遍。

 

定量进餐满头黑发

 

6年小学3年初中、29年的教师生涯、25年担任居委小组长……直到11年前,82岁的范明秋才算正式“退休”。老人知书达理,从不跟人拌嘴斗气,跟自己的老伴更是相敬如宾。前些年,她每天早上5点,就搀扶着腿脚不方便的老伴,从玉带新村散步到真武桥,两个小时后才回家吃早饭。

 

老两口的早饭也与常人有异,她从来不烧米粥等家常早饭,而是一杯豆浆或牛奶,加上几片饼干,简简单单就补充了足够的营养。去年老伴去世后,她的饮食变得更有规律,午饭只吃两块肥肉、半碗炖汤、几口素菜和一小块米饭,这样的定量进餐习惯,让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了然。要是出现了感冒等健康小问题,她也坚持不吃药,让身体自愈。对于时下流行的保健品,老人更是碰都不碰,而是选择在午后吃些银耳百合红枣羹温补。

 

从范明秋五六十岁起,邻居们就惊叹:同龄人都已经白发上头,她的头发还是黑得发亮。“你是不是特意去染的啊?”“我才不会染发,伤害身体!”这样的对白时有发生。随着年事渐高,老人满头的黑发就愈是让人惊奇,已经成了玉带新村一个家喻户晓的“奇迹”。

 

心态平和是最好的补品

 

如今,93岁的范明秋老人除了满头的青丝让人咂舌,清晰的思维、饱满的脸庞、耳聪目明的状态也让其他老人羡慕不已。

 

如果说饮食让老人保持身体状态年轻,那么老人坚守的一些做人原则,就是让她心理健康的法宝。“从小我母亲就教育我们,做人要宽厚,心胸要宽广。”虽然已过鲐背之年,老人仍牢记母亲的教诲。范明秋的丈夫原来也在城区一所中学任教,班里一名学生连续两年参加高考都失利,他们就一起鼓励学生不要放弃,最终这名学生考上了大学。知晓这名学生家中贫困,范明秋支持丈夫帮助学生支付学费,如今两家人已如同亲人。这些事情在范明秋看来,都是值得去做必须去做的好事。她也教导自己的四个子女,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现在,老人为了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情,从不看电视连续剧,她认为连续剧里有太多喜怒哀乐,容易让人心情起伏,她更喜欢听戏曲、看文娱节目,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
夏彦奇、夏朵:父女都是“靖江好声音”
    在今年“靖江好声音”的首场比赛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