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人许金根手书“靖江渔民发展史”

10.02.2016  10:45

 

 

2015年末,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蹒跚着步伐走进靖江日报社编辑部,从怀中拿出一叠整齐的文稿。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里,年过八旬的他靠着遍访亲友和自身回忆,手写出了15000余字的靖江渔民故事,渴望用这份文稿让人们知晓靖江渔业的发展和靖江渔民生存打拼的坚韧。

 

老人名叫许金根,跨入2016年的春节,他已虚岁84。许家数代都在太湖一带以捕鱼为生。自许金根的太太许丰年起,因清朝后期太湖一带暴乱不断,土匪势力强大,政府无法清剿。胆大心细的许丰年便联合了几家亲戚,迁徙到了长江靖江一带,开始捕鱼营生。经过试网和对长江渔汛规律的了解,许家的捕鱼行当渐渐稳定。在长期的捕鱼过程中,许家摸清了刀鱼、鲥鱼、江蟹等不同品种的捕鱼时间和方法。

 

其后,不少太湖边的渔民在他们的影响下,纷纷来到靖江扎根,渐渐聚集了二十多户渔家,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将捕鱼范围扩至江心。彼时,靖江沿江一带,上至九圩港,下至如皋县,都是这样来自太湖的苏帮渔民。

 

许家一脉也在长江边娶妻生子、开枝散叶。至许金根的祖父许洪才一辈,因着他吃苦肯干,少年时就跟着父亲学习捕鱼本领,再加上他善钻研各季鱼的特点,捉鱼产量总是比别的渔船高。许家在靖江渔民中也颇具威望,也成了那个时代渔户的典型代表。

 

渔业的繁茂带动了新港街的兴盛。许金根的渔民故事里重现了曾有“小上海”之称的新港风貌:“一公里长,宽两三米的街,就有三四百家商店、客栈、旅店、小吃店。整个街热闹非凡,夜上灯火通明。

 

但即便如此,渔民的辛苦劳作终究敌不过鱼行老板对价钱的打压。根据老一辈的回忆,许金根在文中整理出一首渔民四季歌:

 

春季里啦,雨迷迷;柴米油盐不连扦,要买渔网滚钩哪有钱;苦呀苦,白吃辛苦等一年;夏季里啦热难当,心上要想修船撑,桐油麻丝无钱买;苦呀苦,小船只好靠在港边上;秋季里啦秋风爽,蚊虫飞来咬胸膛,夜里没有蚊子帐;苦呀苦,小船只好开到江边上;冬季里啦降雪天,衣裳单薄难挡寒,浑身冻得冰块冷,要过年想买鱼肉哪有钱;苦呀苦,白吃辛苦又一年。

 

如此,历经动荡的抗战岁月,党组织在渔民中不断发展壮大,很多渔民成为抗日的积极拥护者,借着深谙水性和港口情况的便利,传送情报,支持抗日工作。解放后,不少渔民都获颁了渡江功劳证,还有人将之送到博物馆展出。

 

新中国成立后,捕鱼行业体制几番变革。从五十年代初的苏帮互助组,到初级渔业社,再到中期的高级渔业社、渔业人民公社;六十年代初,捕捞网具和工具全部改革,实现尼龙化……

 

渔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变革中,如芝麻开花,节节上升。那时又有一首新改编的新世纪渔民歌:

 

春季里啦百花开,渔业生产忙扬帆;出了港,你下网我下钩,鱼儿堆满仓;夏季里啦格外忙,船儿进了厂,大斧叮当响,我打灰你揩油,船儿亮堂堂;秋季里啦秋风凉,继续上战场,鱼儿肥蟹儿壮,一筐筐一包包送水产;冬季里啦分配忙,算盘叮当响,你找款我进钞票存银行,要过年添新衣,买肉买鱼又买酒,高高兴兴过新年。

 

老许的故事中,无处不见他对渔民质朴心灵的赞许。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渔民坚持将所捕的鱼交给国家。根据老许的记载,当时鱼的产量相当高,如春季的刀鱼,每条船一季可以生产三千斤左右。一个大队就可以上交国营水产公司近十万斤,全公社每季给国家五十万斤左右刀鱼。

 

往事历历,曾在渔业公司工作的老许用文字形式将这些过往记录、定格。虽无华丽文辞,但其间的往日深情却令人动容。

 

 

 

 

 

 

靖江渔民发展史》摘录:

 

我们等到好天气,就出江试网。开始几天,都是男劳力集中4~5条船出江。捉鱼要等在涨潮时候放网,这样江水比较稳定,不易把网具乱飘乱冲走。一直到潮平时,就可以起网,我们几条船同时起网。通过这次试网,感觉还可以,几条船集中起来有20~30斤刀鱼。大家都认为这里捉鱼不一样,在太湖里捉鱼,船流动不大,在长江里捉鱼,要随潮水走动,而且比较远。

 

通过这几天试网,掌握在江中的基本情况和概念,以后近10条渔船就一起出江捉鱼。因刀鱼是季节性鱼,开始不多,到中汛时,鱼就自然而然变多,捉鱼产量也逐渐提高。我们就找了一家比较有信誉的鱼行把鱼给他。先是少量,当场折价付钱,后来鱼多了,鱼行和我们协商代销。他通过各种渠道推销鱼。到后来,可以先预付一点钱,等鱼销完结账。这样会比立即结账好一点。就这样,我们十来户人家就安下心来,暂时在这里捉鱼。

 

因鲥鱼一条就几斤以上,内河捉鱼网眼太小,通过和当地农民的了解,捉鲥鱼要八指宽的网眼。上面吊的浮标要用中等毛竹锯成一米不到的毛竹桷,要先削掉毛竹表皮,涂黑漆就可以用了。下杠要用铜钱,吊起长二寸左右,做成脚砖,一条网大约30米长,宽度2米,上面要吊一个毛竹桷,下面要吊3个铜钱做成的脚砖。因为鲥鱼一般从江底往上游游动,故而要了解捉鱼的规律,江水的深度。涨潮时才能捉鱼,这和捉刀鱼形式一样,因为涨潮时,江水流动比较有规律(捉刀鱼打春后就可以开始,直到清明后半个月基本结束;捉鲥鱼一般从立夏开始,到端午后半个月结束)。

 

渔民有句吉利话:“立夏东南风,45天捉金凤”。为什么这样说?因捉鲥鱼是涨潮捉,落潮起网,江水就要向东流,如果是东南风,就可扬帆开进各自的港口,人不要摇橹撑篙开进口,否则要很大力气和时间才能进港口。

 

一般来说,捉鱼时最好是东南风,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渔民的劳力,大约过了两三年,时局有些太平。上海开大轮的客货船,打听到新港和张黄港这两条大港,向里内河四通八达,如新港里面可以直达泰兴、黄桥、姜堰、兴化等各县市。张黄港同样如此,进港往里可到如皋、东台、南通等地。进进出出做生意的人很多,物流很大,就确定在新港、张黄港成立轮船公司,既载客又运货。

 

因轮船比较大、吃水深,不能开进港,沿江又没有停靠的码头,只好停在长江边上,上下客人和货物要靠船来回运送,故要有一定数量的摆渡船。船要十几吨大的,能装三四十人和几吨货的船。经轮船公司确定,由苏州帮组织一批,本地人也组织一批。开始时,客人货物不太多,轮船只靠新港和张黄港。每天下午四点,轮船从上海十六浦码头正时开船,出吴淞口,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到新港。因张黄港没有新港客人货多,在张黄港停留时间不多,再在新港先卸客人和货物,后装客、装货,大约到下午三、四点再开往上海。

 

后来客人和货不断增加,每天一到两个人就要带百斤的米、油、鸡蛋等土产品到上海,然后在上海轮船码头卖掉。再在上海的商店买香烟、糖和小百货带回新港。有些人能吃苦,来回两夜都在船上,只买散客票,连座位也没有。后来,连上海、浙江、宁波等地也来跑单帮。轮船、摆渡船数量也逐渐增加,这些船当时就叫“上海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