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老人用十年记录南京夜市的点点滴滴

15.01.2015  13:13

龙虎网讯 摊子上打气球的一家三口,挑选日杂用品的外国留学生,给手机贴膜的小老板……这些夜市生活的瞬间都被南京人孙晨的相机镜头记录了下来,网友大赞孙晨的作品“看得心都化了,见技术,见恒心,见众生”。

此前,孙晨已经小有名气,南京媒体就曾报道他为南京拍摄的一组照片被美国CNN网站选用。昨日,孙晨告诉记者,南京不少夜市都不存在了,他想用镜头记录下这个未来有可能消失的形态。

记录“枪手”被赞“两元钱的快乐

孙晨是南京一家铸造企业的员工,今年50岁。他自称工作和摄影无关,生活却离不开摄影。拍摄夜市近两年,孙晨至少积累下上万张照片。昨天他在自己的微博中推出了夜市系列的一个专题“枪手”,随后@南京发布转发了这组照片并评论“孙老师的作品向来是有温度的”。

据孙晨介绍,老朱在夜市经营了一个“打气球”的摊子,两年来,他用镜头记录了来打枪的几百个“枪手”,精选了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镜头,昨日在微博上晒出了这个专题。

孙晨照片里的“枪手”充满了人情味儿。其中一张照片上,一家三口打着枪,脸上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笑容。其实这一家三口在枪摊附近转过好多次,总是下不了决心,有天孩子的妈妈说可以买个球吗?老朱就送了个给她。拍摄当天,打枪孩子特别多,等人走得差不多了,孩子的爸爸问,能打一块钱的吗?老朱说,行!其实老朱的枪摊两块钱起打。

还有一张照片是中国人教外国小孩打枪。孙晨告诉记者,在夜市看到这个叙利亚留学生不止一次了,一直想拍。有一天,留学生带着小孩来夜市,小孩提出要打枪,到夜市买鱼的老张刚好路过,非要教小孩打枪,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孙晨的这组“枪手”获得很多网友点赞,真实,充满生活气息,是网友们一致的评价,还有网友给这组照片一个更温暖的概括“2元带来的快乐”。孙晨说,那些“高大上”的风光照他也拍,不过如今更喜欢用镜头记录下身边真实的风土人情,他觉得这样的照片更有感染力。

拍摄夜市欲罢不能

孙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接触摄影,开始街拍大概是在2005年。那时正赶上城南拆迁,他从小在城南长大,很有感情,就带着相机去扫城南。

因为家住丹凤街附近,近两年晚上散步的时候又开始拍摄夜市。“每个星期至少要去拍两三次,别人遛狗,我遛‘相机’。”孙晨笑着对记者说。

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夜市这些摆摊的老板不太愿意被拍,后来和他们慢慢混熟了,大家就随便我拍了。几天不出现,不少摊主还会关心地问我为什么没去拍照。

夜市空间拥挤,夜晚光线差,走来走去的人也多,拍照确实不容易,可能拍了成千上万张照片,最后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几十张。孙晨告诉记者。

既然不容易,为什么还坚持了近两年呢?孙晨对记者说,夜市可能是一个城市的边缘,但是对于一些人群是必不可少的。丹凤街夜市不算长,从鱼市街到丹凤街,有一百多个摊位,大多卖些服装、日杂百货、小吃,价格都不贵。不少打工的人不可能上网淘便宜货,却可以在这儿花上二三十元就买条裤子,买件衣服。附近的留学生也喜欢跑到这儿来买生活用品,锅、碗、瓢、盆,样样俱全。南京不少夜市今天已经不在了,“我希望能用镜头把夜市记录下来”。

夜市拍摄欲罢不能,因为交流的深入,人物故事越来越多,反过来又需要新的画面支撑。孙晨对记者说,“丹凤街夜市我会坚持拍下去,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张照片会有什么故事,这一点深深地吸引着我。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季雨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