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留缅远征军老兵今回宁:样子都变了,认不得了!

30.09.2015  22:56
 

  交汇点讯 留在了缅甸的99岁远征军老兵经乘国(经淸明)希望回到家乡句容的故事,通过媒体的扩散,受到读者热心关切,交汇点记者不断接到南京市民向老兵致敬的电话,并表示可以为老兵回家提供爱心车辆。

  9月30日,志愿者团队在禄口机场拉起鲜艳醒目的横幅“欢迎经淸明老兵重回家乡 英雄归来 全城致敬”。迎接老人的,不仅有主动前来的大批热心市民和志愿者,老人日思夜想的20多位亲属们也纷纷赶到,全程陪伴。

回家:“桥头在哪?离南京城还有多远?

禄口T2航站楼国内到达出站口,60多位志愿者提前在出站口等待着,原定12点半到达的航班提前了8分钟降落,陪伴老人的翻译说,老人远远就看到志愿者拉起的横幅,乐了起来。“谢谢,谢谢!”未曾想到热心市民们担心老人适应不了南京降温的天气,带着毛衣、带着各种礼物赶来,老人喃喃地表达着感激。看到此情此景的经家人也一遍遍向爱心人士致谢。

为迎接经老做了充分准备的1213志愿者联盟负责人文心,一路伴着经乘国老人夫妇。“从机场回酒店的路上,爷爷一直在看窗外,不断问我这里的名字。他说我打日本的时候,这里都被打烂了,现在回来,样子都认不得了,桥头在哪里,方山在哪里,离南京城还有多远?我们打仗不怕死!我们在缅甸,打的比美国英国好!爷爷看着窗外的中文字牌,笑起来:“全是中国字”。”

我们给爷爷送了一枚民间抗战胜利的纪念章,老人家马上把它别在胸前,拿纸巾一遍一遍的擦亮,特别珍惜。”文心说。

相聚:“好久没有和这么多姓经的人在一起

从机场接到老人,经家上下20多位亲属,陪伴着经乘国夫妇一行,在凤凰京华大酒店落脚休息。这个寻常亲人相见的场面,满满都是久别重逢的喜悦和辛酸。老人的几位侄子侄女说到老人,眼圈都红了起来。

像,跟我好像!我们轮廓一样,都瘦。”55岁的经世平走到老人面前,“三伯伯,你还认得我么?我是经世平,是经乘喜的小儿子。”“你是乘喜的小孩?我弟弟的儿子?”“对,我今天和两个哥哥都过来陪你。”“太好了,太好了,我好久没有跟这么多姓经的人在一起了,我高兴啊!”经乘国说。“三奶奶,给你和三爷爷买的粥在这里,还是热的,如果一会吃凉了,一定要找酒店的人帮忙热一下再吃。”今天来的家人里,辈分最小的经育文前后奔忙着,一边照顾着自己的年长的奶奶,一边和志愿者沟通和协作,给远道而来的经乘国夫妇俩提供细微的照顾。

经育文的奶奶,86岁满头白发的许淑云,是经乘国老人的弟媳妇,也是经家现在最年长的人。今天在现场,满头白发的她静静地,倾听着从异乡归来的经乘国夫妇俩的倾诉。

寿宴:“三爷爷百岁宴想给他买一身大红唐装

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找他,没想到一分开就又等了6年。”说到一家人和经乘国失去联系,经乘国二哥的女儿经世庆双眼通红地告诉交汇点记者,他们也是后来才知道,老人住的那个地方通信其实很难。“他写信读信现在需要找人帮忙,我们写信地址又错不得一个字,中间肯定是哪个环节出错了。”老人的侄孙女经育文称,家人曾经想通过报纸、电视寻找在缅甸的亲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他那个地方很穷,就只有一个固定电话,像公用电话亭一样,一搬家就找不到了。

谈到老人此次的寻根之旅,经家人最迫切的愿望还是想给他按家乡传统习俗办个热闹、喜庆的宴席。“上一次回来是93岁,看他身体还可以,今年99岁,我们这边有虚一岁过百岁大寿的习俗,家人都希望他能回家过这个大寿。我想给他买一套大红色的唐装,喜庆。

经育文告诉交汇点记者,听说缅甸那边的志愿者每年都会去看老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这次三爷爷能这么快回家,要感谢大家的帮助。

爱心:志愿者团队呼吁集医护爱心人士加入

从志愿者团队获得的消息,老人目前身体状况总体上还算可以,因为过于激动,今天伴随老人的江苏省国医馆医师吴家玄诊断后发现,老人有些心跳过速。文心告诉交汇点记者,目前还想向社会征集几名医护志愿者,就可以和吴医生轮班换班,一直给老人医护保障。此外,老人目前还需要一辆可以方便出行的轮椅。

交汇点记者 周晶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