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殿社区74岁毛晓玉老人画靖江芋头

30.09.2015  11:16

 

毛晓玉正在作画。 叶丽莉摄

 

靖城街道玉皇殿社区的毛晓玉老人今年74岁,退休后一直专研国画,得知为配合第三届中国·泰州芋头集召开、市农委将主办关于香沙芋内容的书画征集,老人积极创作,踊跃投稿。

 

毛晓玉老人是原缝纫机厂职工,年轻时曾经做过代课老师,她看到别人提笔画画就觉得心里充满着羡慕和敬佩,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提笔作画。退休后,她到市老年大学学习国画,刚开始,她对用墨、着色、构图等基础知识一窍不通,连画笔的种类都分不清。在国画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绘画水平进步很快。

 

在毛晓玉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很大的工作台,她常常画到深夜才休息,毛晓玉说,尽管作画时间长了眼睛会有点模糊,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她对国画的热爱,“有时候兴致来了,一画就是一上午、一下午,也不觉得累”。

 

得知第三届中国·泰州芋头集今年在靖江召开,她便想着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香沙芋的喜爱之情,国画就是最好的载体。

 

在毛晓玉看来,尽管芋头是生活中的常见食品,但是真正画起来的难度要比山水花鸟大得多,芋头色调单一形态呆板,加之残留的根须、枯焦的叶衣、裹夹的泥巴,落笔稍有不慎,画面便无法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为了画好芋头,毛晓玉特地从菜场上买回来芋头放在工作台上仔细观察、临摹,但是光有芋头没有芋荷也不行,她便骑着车前往郊区采风。

 

上周,得知市农委要主办关于香沙芋内容的书画征集,毛晓玉非常激动,但投稿截止日期已经临近,她对自己好几幅作品都不怎么满意。当天晚上,她辗转反侧,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构图、用色,凌晨三点多,她决定将灵感挥洒于画纸,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幅香沙芋写意画完美呈现,她还为画作题词“每忆当年春日长,香沙芋艿救饥荒”,将自己年轻时对香沙芋的直观感受一语道出。

 

随着绘画水平不断提升,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纷纷前往她家中观赏,有的也向其邀画,毛晓玉总是欣然答应。

 

去年,玉皇殿社区开设青少年暑期校外辅导站,毛晓玉主动请缨义务给孩子们上国画课。暑期酷热难挡,每次上课都要站两个小时左右,家里人有点不理解,纷纷劝她说你年纪大了,不要出去受累,也有一些人嘲讽说,一分钱都不拿,何必给自己添麻烦。对此,她总是一笑置之,她说,金钱对自己没有诱惑力,画画带来的是精神财富。

 

今年,她又积极参加城南小学暑期校外辅导班,向小学生传授画画技艺。她说,让孩子们学国画不仅是传授技艺,更是文化的传承,只要自己一天不倒下去,就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