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好闺女照顾卧床老父亲十年

08.03.2015  16:42
   

  新华报业网讯 8日凌晨,约摸4点,东海县石梁河镇袁湖村二组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因脑萎缩卧床十年的93岁老人李裕鸿咳嗽了两声,今年也已63岁的女儿李庆凤,把自己的床支在了父亲的床尾,每夜和衣而睡,就是为了此时能立马爬起来照顾,看着父亲略有些涨红的脸,李庆凤知道,父亲要排便了。

  李裕鸿患病时,六个儿女,除了大女儿李庆凤和小儿子李庆敏,别的都在外地。“我是老大,在家种田,其他弟妹都有工作,我得减轻他们的负担。”李庆凤毅然挑起了身为大姐的担子,无怨无悔地照顾已记忆模糊、智力减退的父亲。

  自家所在的陈岭村和老家袁湖村只相隔10里路,不到半小时的车程,十年间,她却只为家里盖房子上梁和女儿出嫁回了两次家。当时李庆凤93岁的婆婆也需要人照顾,但李庆凤还是决定,留在父亲身边,让儿女和妯娌代自己为婆婆尽孝。

  李庆凤的丈夫张玉贵在外打工,他坦言最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最开始和她吵,后来想想,俺家对象就是心眼太好了,和对自己父母好的人闹别扭,村里人也会说我不对。

  走进堂屋,阳光照射进来,房间收拾地很整齐,简单地摆着两张床,一台空调和一张放满了药和吊瓶的小桌子,屋里没有一丝异味,李裕鸿老人躺在床上,言语不清,却脸色红润。李庆凤拿着不锈钢的小勺,娴熟地将苹果刨成细腻的果泥,喂入父亲口中。

  护理丧失自理能力、完全卧床的病人十分考验体力和耐力,身高不足1.6米的李庆凤,身材并不健壮,扣大便、吸痰、翻身……她把自己硬生生锻炼成了“女汉子”。以前给父亲翻身时,常一不小心就从床上掉下来,有一次还摔到后脑晕了过去。李庆凤舍不得给父亲用“”皮肤的尿不湿,手边常备超过200片尿布。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父亲翻身、换尿布、整理床铺、洗脸。平均每天李庆凤要给父亲按摩4、5次,每次一个多小时,“总这么躺着,血液不流通,我就怕他长褥疮,对身体不好。”长年累月,李庆凤还练就了一套“听音辨事”的绝活,可以从父亲的喘息声是否粗重、急促,判断出他是要吃东西、清痰或者上厕所。

  去年夏天,家中的空调坏了,前后调试修理了十几天,李庆凤就双手并用,两个扇子同时给父亲扇风降暑,她给父亲一天擦三遍澡,却全然顾不上擦脑门上的汗。

  “这病既然摊上了,也没办法,他是我爹,生我、养我,照顾他,我一百个甘心,一百个愿意!再吃苦我也不能让他走……”李庆凤的眼眶泛了红。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卧床十年的父亲,如今体重仍然有约100斤。

  弟妹们曾经商量,给李庆凤“发工资”,却被她一口回绝:“谈钱,伺候老人就变味了。”李庆敏在桃林镇卫生院工作,他偷偷告诉记者,几个兄妹在几年前就一致决定,父亲离世后,每年都要去姐姐家团聚过年,“她这些年的付出根本就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给她再多,也比不上姐姐这十年的奉献!

  大多时候,93岁高龄的父亲已经认不出这个无微不至照顾他的女人是谁了,偶尔意识清醒时搭上几句话,就能让李庆凤高兴上好几天,让她觉得“有劲”。

  “老爷子,你摊到好闺女了!”记者对李裕鸿说。只见老人咧开嘴角,笑着笑着,流出了眼泪。

  通讯员 张开虎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吉凤竹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