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女童误服降压药身亡 提醒:家中药品要收好

06.05.2015  13:29

 5日,记者从南京市儿童医院获悉,小长假期间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名两岁女童误服降压药,抢救无效死亡。专家说,儿童误服药品的事情经常发生,孩子家长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误服药品悲剧!

  误吃半瓶降压药

  两岁女童没抢救过来

  5月3日晚,一名已经濒临死亡的小女孩被紧急送到南京市儿童医院。

  “小女孩是安徽的。送到我们医院之前,已经在一家南京医院紧急抢救过了,但是人还是不行。送到我们这里,我们又抢救了25分钟,不停地做心肺复苏,但是没有办法,抢救不回来。”南京市儿童医院专家说,孩子是吃了大量降压药,导致心脏骤停。

  “正常成年人误食降压药,血压会急剧下降,继而影响心脏供血,产生较大危险,儿童误食,若不及时洗胃,后果更加严重,更别说大剂量服用。

  导致孩子死亡的是一种名为硝苯地平的降压药。据称,这名两岁女孩在家误服了大量降压药,有半瓶之多。至于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找到药品,又怎么打开药瓶盖子的,其过程已经无法详细得知。

  专家告诉记者,儿童误服药品很常见,但是导致死亡的非常少。

  降压药最像糖果

  中毒最为多见

  记者检索发现,就全国来说,硝苯地平引起儿童误服挺常见。

  南京市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曾经有过另一项调查,对近3年来接诊中毒患儿误服的药品、食物以及其他毒物进行了清点,结果药品中毒占到总中毒人数的66.5%。降压药和避孕药,这是临床最常见的引起儿童中毒的药物种类。此外,神经精神类药物、呼吸系统用药以及保健用药也不少,基本都是家庭的常备药。

  降压药,为什么最容易引起儿童误服?

  专家告诉记者,这与降压药的包装有关系。降压药大多是糖衣包装,孩子看起来特别像糖果。还有一个问题要特别重视,就是“群体化表现”:一个孩子发现“糖果”后,可能会和一群小朋友分享,结果导致集体中毒。这使得中毒带来的伤害影响可能进一步扩大。

  常见降压药中,有的微甜发黄很像糖果

  这些降压药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大的“欺骗性”?昨天,记者针对市面上常见降压药的包装、颜色等情况,进行走访调查。

  结果显示,大家常买的降压药的包装有两种,一种是塑料瓶装的,每瓶几十粒甚至100粒。另一种是外层为纸盒、内层为铝箔包装的,每盒7到12粒不等,并且每粒都是独立包装。相比后者,前者更容易被孩子大量误食。

  以用于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的一款瓶装硝苯地平片为例,每瓶装有100片,无需费力就可拧开瓶盖。瓶内的药比绿豆稍大些,包着亮亮的糖衣。记者尝了一下,微甜,加上黄颜色的外表,确实很容易被小孩误认为是糖丸。

  另一款30片装的硝苯地平缓释片,药呈黄色,但没有包糖衣,尝一下甜中带苦。在这款降压药的说明书上记者看到,此药明确为“儿童禁用”。但无论是外包装、药品还是说明书上,都没有找到避免让孩子触碰此药的提醒。

  在药店里,还有一款名为欣然的盒装降压药,药片总体呈粉红色。包装上的“性状”一栏介绍,本品为薄膜衣片。据长期服用此药的市民陈先生介绍,虽然这药的颜色看上去漂亮,但吃到嘴里并无特别味道,也不会发甜。而他服用的另一款倍他乐克降压药,与大家常见的普通白色药片无异。

  药丸像糖果,药剂师的孩子也曾误吃

  在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外,现代快报记者向工作人员咨询,有没有家庭常备药长得像糖丸,容易引起孩子误食?对方仔细找了一下,发现此种药物并不多见。据该中心药剂科沈扬药师介绍,近年来,外表包着糖衣、带颜色的药物,要比往常少了,“我现在能想起的,也就黄连素。但以前要多得多。现在有些合资药企生产的药物,带颜色的比较多一些。

  说起女童误食降压药的事情,沈药师告诉记者,前不久,自己6岁的女儿差点把治胃病的达喜片当作奶片吃下去。“为了便于病人吞服,药物一般会做得表面光滑,形状较小。孩子想要认识新鲜事物,又往往会用嘴巴去尝试。这很容易导致误食。家长有责任保管好家里的药物。”沈药师说。听到记者谈论的话题后,在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万女士恍然大悟,“你们这倒是提醒了我,我回家得把药放起来。

  市民甘女士是位高血压患者。以前,她习惯把常用的药摆在茶几上,后来小外孙能自由跑动了,她就把所有药藏起来,并一再叮嘱孩子这东西不能碰。“我曾经吃过一种罗布麻降压片,外表特别像巧克力,所以我很谨慎,就担心孩子乱吃。

  市场上药品包装用安全盖的很少

  医生说,除了药品包装、口味很像糖果外,瓶盖也很容易被孩子拧开。

  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还有的药品、保健品生产厂商,为避免孩子误食、过量食用的事情发生,会特意使用安全盖。例如,一款进口的维生素胶囊,瓶上装的就是防止儿童随意打开的安全盖。这种瓶子如需打开,得先向下压瓶盖,然后逆时针旋转。这对儿童来说,可是个技术活。不过,这样的瓶盖少之又少。

  家长请注意!

  两岁孩子最容易误服

  “与前10年儿童农药中毒高发现象相比,现在的孩子医用药物中毒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专家介绍说,一方面属于误服,另一方面跟孩子家长用药不当有关。南京市儿童医院曾经做过统计,年龄最小的中毒者还不到1岁,诊断结果是药品严重不良反应。这么点大的也能胡乱吃药?

  专家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医生接到这个小病人时,也觉得很奇怪。原来,孩子之前一直发烧,高烧达到40℃,本来医生也开好了退烧药,而且讲清楚了用药量,但是焦急的父母看着孩子服药后总是不退烧,一时糊涂,给孩子喂了超过原来10倍的药量,结果孩子服后不到半个小时,就大汗淋漓、脸色苍白,不时伴有昏迷,这可把一家人吓坏了。医生诊断,这是典型的药物中毒反应。所幸的是,抢救及时,没有酿成悲剧。据统计,近3年里的中毒儿童患例中,小于6岁的儿童占到93%,而两岁孩子最多,达到了32.5%。

  夏秋季是孩子中毒高发期

  根据南京市儿童医院近3年的统计发现,中毒儿童患例中,以药品中毒最多,占到总中毒人数的66.5%,主要由服用过量和误服引起,这类药物以降压药、神经精神类药物、呼吸系统用药以及保健用药居多,都是家庭常备药物。除了药物中毒外,还有日用化学品中毒、农药中毒、鼠药中毒和食物中毒等。研究还发现,孩子中毒也有高发期,一年中夏秋急性中毒的儿童最多,占中毒人数的28.5%,其次为春季23.4%,冬季最低,为19.7%。

  不要骗孩子“药品是糖果

  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李灼副主任医师说,成人药物一定要妥善放置,让孩子接触不到,特别是家人有一些慢性病的,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千万不要嫌麻烦,每次服药之后要收藏好。此外,专家呼吁一些药品生产企业能够在瓶盖设计上做一些改进,儿童即便拿到了也很难打开,这样能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专家还提醒,家长要告诉孩子药品危险。告诉你的孩子药品是什么,并解释为什么需要服药。尤其要注意,不要为了让他们服药而哄骗说药品是糖果或吃起来像糖果。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