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夏季山药、芦笋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意见

05.06.2015  11:59
  我县常年夏秋季天气多雨,山药炭疽病、芦笋茎枯病等病害发生严重,致使田间菌源充足,气象部门预报今夏雨量仍偏多,预计今年山药炭疽病、芦笋茎枯病仍有可能大发生,斑纹病、叶斑病等病害将为中等发生,为此提醒农民朋友及时进行防治。
  一、山药:山药炭疽病等病害一旦发生,发展蔓延快,药剂防治效果较差,造成产量损失大,在防治上必须坚持“重在预防”的策略。
  1、搞好清沟理墒,并在行长30—50米处挖一横沟,以确保汛期田间排水畅通,防止雨后辙沟下陷,降低土壤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2、搭好秧架:插好人字架,架高1.5m左右,每米6根,以利引蔓上长,枝叶合理分布,保证通风透光。
  3、药剂保护:第一次喷药应在藤蔓甩秧上架后第一场大雨前1-2天或雨后立即喷药保护。亩用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0—25克,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扑海因)1500倍,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1500倍液喷雾。
  以上药剂轮流交替使用,对炭疽病等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芦笋:1、搞好清沟理墒,及时排水降渍。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如遇持续干旱,应坚持隔行灌小水,切忌大水漫灌。
  2、老笋田要及时去除病株、病枝,并将病株(枝)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田间病源。当植株70cm左右时应适时摘心,适时打顶,搭好铁丝架,防止笋苗倒伏,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降湿,增强笋株抗病能力。
  3、适时进行药剂保护。
  发现病株除及时用50%多菌灵40倍液涂茎外,从发病初期开始,还应轮流交替使用下述药剂:(1)50%醚菌酯2000—3000倍;(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1500倍;(3)50%扑海因1500倍;(4)50%多菌灵500倍喷雾。施药间隔期应视天气灵活掌握:持续晴天15天左右,阴雨天气可缩短至5-7天。笋田有菜青虫,甜菜夜蛾等害虫,可在杀菌剂药液中掺加1000-1500倍的2.5%多杀霉素(如菜喜)、或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60—100克于采笋后(傍晚)喷雾防治和人工防治。
  注意事项:(1)笋田禁止使用一切除草剂;(2)采笋期间茎枯病防治应采用涂茎方法,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3)严禁高毒农药的使用。(4)严格控制用药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