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县方寸之间定纷止争

01.06.2016  23:03

    最近,山东莒县夏庄镇东黄河圈村村民老王和老赵常聚在一起唠家常。可就在一年前,这两位却是水火不容。“我们在老庄的沙盘上从‘敌人’变成了朋友。”老赵说。

  老赵口中的老庄是夏庄镇司法所所长庄乾山。20多年来,“有纠纷,找老庄”已经成了夏庄镇百姓的共识。纠纷无论大小,摆到老庄面前,总能得到妥善解决。庄乾山有他独创的宝贝——沙盘。

  故事还得从一年前讲起。东黄河圈村的老赵因为邻里排水纠纷,到镇司法所向庄乾山诉起了苦。原来,赵家与王家东西相邻,赵家居西,而王家正好往西边排水。老赵担心长时间排水影响自家房屋安全,就将与王家相邻处堵上了坎。这一堵,王家没法排水了,赌气在赵家堵坎的旁边挖了一个深坑排水。有一回,老赵的拖拉机不小心陷进了大坑,和老王理论不成,双方大打出手。

  “先别急,你拿着这些模具到沙盘上摆一摆,把现场还原下。”庄乾山指了指旁边一个长2.4米、宽1.6米的沙盘。没多大工夫,老赵将现场情况重现,哪里是房屋,哪里是坑,哪里是坎,一目了然。庄乾山也联系了另一名当事人老王来到司法所。

  “谁对谁错在沙盘上打眼一看就明白了,再争就是不论理了。”老王说。庄乾山一边向当事人讲明法律规定,分析利害关系,同时在沙盘中展示出调解后的现场效果,双方当即接受了调解建议:两家共同填平大坑,各自用石块将门前的排水沟砌好;共同出资在西边修一水簸箕,以保护赵家房屋安全。就这样,剑拔弩张的两位老邻居在沙盘边握手言和。

  在农村,相邻关系牵连的事项众多,如房屋间隔、道路通行、排水、采光、树木、土地等很多事都可能发生纠纷。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受条件限制,说不清、道不明,难以将争议事项描述清楚。调解时,基层司法所调解员需先到现场查看,再制定调解方案,无形中增加了调解成本。

  根据这一情况,庄乾山发明了  “沙盘调解”的办法,将当事人反映的问题通过沙盘再现纠纷现场,利用沙盘制定调解方案,使双方当事人通过沙盘摆设,陈述己方意见,最终达成协议,既省时又省力,提高了调解效率。“沙盘启用以来,已经利用沙盘成功调解相邻纠纷50余起,当事人都非常满意。”庄乾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