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来连云港乞讨父女:你们咋又回来了

17.05.2016  17:36

  中国江苏网5月17日讯(首席记者 梁洪胜 通讯员 瞿霞 马薇) 2014年,本报报道了山东临沂一家三口来连乞讨,寒风中,4岁女孩豆豆趴在路边衣着单薄的情景让很多人揪心(2014年11月20日A6版),不少好心市民纷纷给钱给物,最终在市救助站的帮助下,一家三口被送回山东老家。然而,今年5月14日,父女二人竟再次出现在港城盐河路、海连路等路段乞讨。

  山东父女街头行乞被“熟人”认出

  “2014年,豆豆一家三口来市区乞讨,现在又回来了!”5月14日上午,家住市区津华苑小区的张先生向本报反映,在市区盐河路一路口,一对父女睡在路边乞讨。当天,记者来到海连路与盐河路交叉路口,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找到了这对行乞父女。

  一认出记者,坐在地上的女孩豆豆(化名)就笑了。时隔近两年,豆豆明显长大了不少,个子高了,她身旁摆着一张简易的小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块橡皮、两本书。浅蓝色的书包上沾着不少泥,被扔在路边。豆豆的父亲王先生正在督促女儿写字。不少路过的市民给他们钱,豆豆会乖巧地说声“谢谢”。

  在现场,市民张先生不停地摇头,时不时向上前来给钱的市民介绍,这对父女家里经济条件可以,不需要救助,但他的话常常遭遇路人的白眼。“他们父女俩老乞讨,我2014年给过钱,所以认得他们!”张先生对记者说。

  现场,记者询问王先生,又来港城流浪乞讨,不会耽误孩子上幼儿园吗?他说,自己想去哪就去哪,没人管得着。

  懒汉曾带女儿行乞 村民质疑利用同情心获利

  热心市民张先生的气愤是有缘由的。在2014年11月,王先生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带着4岁的豆豆及妻子从山东临沂老家来我市乞讨。丈夫身体不好、妻子患有精神病、4岁孩子衣着单薄,这一切让热心市民很揪心,不少人除了送钱送衣外,还纷纷联系公安部门和市救助站。经过市救助站的多方劝说下,王先生同意回山东临沂老家,并承诺送女儿上幼儿园。当年市救助站在联系当地政府后,调来车辆,将王先生一家三口和三轮车平安送到老家———山东临沂旺南庄。

  到了王先生家里,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看到的是另外一幕:一栋独家独院的大平房,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外观显得十分气派。据旺南庄村委会负责人介绍,王先生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懒汉,自己家有1亩9分地,全部租给别人种,自己收租金。此外,家里还有多套房子,享受两份低保。也许是看到豆豆机灵可爱,老婆又患病,王先生就想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来赚钱,最近几年他们一直在附近的几座城市转悠乞讨,收入可观。

  市救助站 市民要辨清“职业乞讨者

  5月15日,记者联系了市救助站一名工作人员。据她介绍,在日常救助中,像豆豆一家的情况较为常见,“他们就是‘职业乞讨’人员,面对救助站的救助,职业乞讨人员总会拒绝,而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救助站要按照自愿原则,不能强行将相关人员带到救助站。”据该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年都会遇到数百例职业乞讨人员。

  对于不愿接受救助的人员,市救助站都会尽量“救急”,夏季高温酷暑时,会送一些防暑降温物品,冬季严寒时期,会送棉被大衣等物资。

  如何区别一般需要救助人员和职业乞讨人员?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碰到乞讨者的时候,一定要先观察,像在人流量较大的路口、旅游景点摆个盆、盒子等乞讨的,多数是职业乞讨者,“当热心市民拨打报警电话或者救助部门电话后,拒绝相关部门救助的多是职业乞讨者。

  律师 利用市民爱心获利有损社会公平与正义

  5月16日,记者联系了江苏海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戴高明。据戴律师介绍,职业乞丐的欺骗性伤害了善良人士的心,也让真乞丐得不到有效帮助,有损社会公平与正义。假如人们滥用同情心,对职业乞丐予以施舍,这将对整个社会产生不小的毒害。长此以往,人们的同情心就会淡化。

  戴律师介绍,一方面,市民对流浪乞讨人员抱以怜悯之心的同时,更要多个“心眼”,仔细分辨,不要随意给乞讨者金钱,可以帮助乞讨者联系救助站、慈善机构,或给他们一些食物充饥,铲除“职业乞讨者”滋生的“土壤”,同时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发现的“假乞丐”。另一方面,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大检查及惩罚力度,出重拳,严厉打击“假乞丐”。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