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本科“招聘大集”开场 岗位供需比达二比一

21.11.2016  19:35

  11月20日,省暨南京市2017届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南京市人社局共同举办的此次“招聘大集”,共吸引1152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提供42086个岗位需求,供2.1万多名毕业生挑选。

  固定在每年11月20日举行的省暨南京市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向来具有“风向标”意义,此次供洽会也是2016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江苏活动首场秀,供需双方传递出来的动向值得关注。

  大数据人才需求大热

  记者在供需洽谈会现场看到,美库尔大数据营销咨询公司吸引不少学生驻足。上午9点不到,招聘人员已收到近20份简历。招聘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年企业非常青睐大数据营销,也很渴盼成熟的数据服务。公司今年招聘计划人数在50人左右,负责基础数据库搭建和数据分析。“基本功扎实、英文熟练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我们都非常欢迎。

  “计算机是这两年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阿尔卑斯无锡研发中心负责招聘的何老师透露,该企业嵌入式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等岗位各招5人,求贤若渴。“现在各个领域都讲‘智能’,软件业基本都是在抢人,军工企业、各大研究所是求职者的首选,IBM、谷歌等大公司,连一些二本的优秀人才都给捞走了。

  根据需求数据分析,此次供需洽谈会排名前五的招聘专业方向分别是:市场营销7920个,占比18.82%;计算机电子6746个,占比16.03%;医学药学3384个,占比8.04%;机械2613个,占比6.21%;管理2331个,占比5.54%。

  为突出对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招聘需求的精准对接和定向服务,主办方特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软件、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4个招聘专区。

  “慢就业”的毕业生不少

  记者注意到,大多数95后求职者“谈钱不怕伤感情”。“你们单位起薪多少?”一名求职女生现场请HR报价。“具体标准不同,因人而异。”HR回答。姑娘还是很执着地追问:“那说个大概,是三四千还是五六千?

  老家在苏州的这位姑娘,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她告诉记者,工作并不难找,但要工资高、有“五险一金”、完整休息日,还是要花长时间的,所以毕业后没有急着敲定工作。

  “转了一小时,投了一份简历。”供需洽谈会虽然是本科生专场,但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研三学生小操还是赶过来寻找机会。小操是安徽滁州人,想在南京就业。近年,法学专业就业行情一直不乐观,小操在求职中也感受到这一点。他透露,自己“驻扎”南京找工作已有20天,目前还没定下来。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很沮丧:“就业很艰难,但坚持找下去一定会有好结果。

  “毕业首年,年薪15万元不是梦!”做银行软件产品的南京合荣欣业公司打出的招聘广告很诱人,6个招聘摊位的阵容也很可观,但收到的简历却意外地少。截至20日上午10点,无锡爱睿电子有限公司竟然没收到一份简历。记者观察发现,两家企业遇冷,除了毕业生对非名企和大企业不太待见的因素外,跟毕业生求职“动作慢”也不无关系。不少毕业生上午10点半后才进场求职,记者中午离开时,一路上不断看到毕业生三五成群地走向供需会现场。

  省人社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的毕业生大多是95后,他们的就业观念发生明显变化,推崇“慢就业”“懒就业”“间隔年”,反正就是不急着就业。加上现在网络发达,不少毕业生通过网络渠道找到了工作。

  “茫茫然”求职易被淘汰

  “你想干什么工作?”在供需洽谈会现场,面对用人单位的问题,一些毕业生却“卡壳”,不能给出明确回答。

  南京合荣欣业公司招聘专员赵婧婷告诉记者,现在有些毕业生求职时脑子“茫茫然”,不知道自己想干啥,还有的毕业生“海投”简历后就忘了,等到公司电话联系时竟然说“不记得投过简历了”。对于这两类求职毕业生,公司基本上都会选择淘汰。

  “我们公司比较看重有上进心、有正能量、有拼搏精神的毕业生。”链家地产招聘主管张金金说,有些毕业生求职的时候不注意细节,举止随便,抖腿或动作夸张,有的求职者不注意着装,这些小细节都会给求职者“减分”。

  苏州一家机械设备工程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炜感言,95后大学生头脑灵活,但责任心稍差一些。“我每年都招聘大学生,现在企业里也有一些95后学生,给我的感觉是稳定性不是很好,10个人中有7个干了不到一年就要离职。”李炜分析说,可能因为95后孩子成长的环境造就他们个性张扬,所以常常想跳就跳,故而这次在招聘海报上特别提出要有责任心、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记者 蒋廷玉 杨频萍 朱秀霞)

  原标题:二〇一七届本科“招聘大集”开场,岗位供需比达二比一 找工作不难,找好工作不易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