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19.11.2016  00:32

  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11月8日在南京开幕,11月11日圆满结束。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石泰峰出席大会。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正式成立,开创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新格局。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在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新区域合作框架下,共同探讨开展全面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构想和倡议,洽谈具体合作行动和重大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万钢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域广阔,前景光明。他希望与会嘉宾能在各专题论坛上深入交流,为推进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群策群力、贡献智慧,为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添砖加瓦。期待大会能在更多的中东欧国家举行,使各方科技创新合作更加可持续、更加富有前瞻性,不断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科技伙伴关系。
  李强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向海内外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江苏和中东欧国家经济高度互补、合作潜力巨大。江苏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交流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江苏人文荟萃,科教资源丰富,创新氛围浓厚,制造企业众多,具有鲜明的实业精神、突出的制造能力和创造力。江苏在创新和产能方面的优势,可以较好地满足中东欧国家加快工业化创新发展的需要,只要把彼此的优势结合起来,就能够实现共赢。李强表示,我们将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框架下,积极参与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与中东欧各国朋友紧密携手,进一步深化经贸往来、科技合作、产能对接,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在这里交汇和集聚,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合作的示范平台。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技术合作及国际技术转移研讨会”主办国代表,斯洛伐克共和国教育、科学、研究与体育部代理副部长弗拉基米尔·科瓦契克致辞。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和中东欧16国共同发布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南京宣言》,并为“中国—中东欧国家虚拟技术转移中心”揭牌。
  《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南京宣言》认为,鉴于16+1合作各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东欧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中的巨大合作潜力,希望16+1合作各国发挥各自优势和产业特点,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合作,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支撑和服务。16+1合作各国同意以中国—中东欧创新合作大会为平台,共同致力于建设具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成熟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遵循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共建联合科技合作载体,促成关键领域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深度应用,开展技术转移培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服务业人员素质,形成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创业大赛研讨会等活动的长效机制。
  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主持大会开幕式,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敬华,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江苏省人民政府秘书长王奇等出席。来自中国及中东欧国家政府科技创新主管部门以及科技界、企业界、学术界的300余名代表出席开幕式。
  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由科技部主办,江苏省科技厅承办,主题为“‘一带一路’开放创新、‘互联互通’长效合作”。大会期间,举行了开幕式、大会合作论坛、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创新合作研讨会、一对一洽谈及部分境外代表赴高科技园区考察交流等活动。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