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开启城市治理新时代

29.10.2015  07:41

  江苏13市已全面落地,共发放居住证1800万张

  新华报业网讯 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记者从省有关部门获悉,我省已发放居住证1800多万张。

  “户口福利”逐渐剥离

  江苏居住证制度在全省13市全部落地。居住证,可以理解为“给不了城市户口先给市民待遇”。2013年10月,江苏开始推进居住证取代暂住证,最初在苏州等地试点。去年1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截至目前,全省除南京、徐州外,其他市均已完成集中换发证工作。

  专家指出,相对于过去实行多年的“暂住证”,“一字之变”的居住证制度的出台,可谓户籍改革走出的关键一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低收入家庭成为改革最大受益者。

  2014年,在常熟生活的浙江乐清人项仙理的儿子白血病复发,治疗花费30多万元,而项家年收入不过3万多元。不幸中的万幸,项仙理参加了当年常熟启动的新市民居住管理,并为儿子申请了积分入医,报销了6万多元。常熟市新市民中心法制宣传科科长王劲柏介绍,今年1-9月,常熟已为1万多名新市民子女提供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负责人介绍,按照“江苏版”户籍制度改革意见,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可以享受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这将为流动人口带来三大利好。首先,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公共教育、基本医疗、计生、公共文化、证照办理等权利。其次,以连续居住年限、就业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职教育、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另外,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资格。

  “积分落户”正式明确

  此次国务院居住证制度改革,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在这方面,江苏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12年5月,张家港市就在全省率先施行新市民积分管理。连续工作或居住一年以上,就可以提出积分入户、入学、入医申请,积分达到一定分值获得对应的同城待遇。2014年常熟也开始对新市民实行积分管理;今年吴江区80万流动人口打通了积分落户通道。

  “过去,外地人必须在苏州拥有75㎡以上住房才有可能得到苏州户口。现在,他可以不买房,配偶也不在苏州,只要本人积分累计较高,就可以享受和苏州市民一样的待遇,或者直接选择落户。”苏州市公安局人口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叶伟透露,苏州市区将从明年起实施积分制管理,昆山、太仓等地也正在加快筹备。

  无锡市也提出“逐步建立居住证持有人积分落户政策”。无锡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支队长周国庆介绍,该市将对涉及落户的就业、住房、社保等规定进一步优化调整,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同时探索试点建制镇放开落户限制,在试点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申请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