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质监局监测报告显示四成包书皮产品有问题

22.08.2016  16:40

  要开学了,学生们返校拿新书后,南京的全家老少就要上阵进行一场“包书皮”大作战。“70后”“80后”习惯用牛皮纸、挂历做封面,如今的“00后”使用更加方便的塑料包书膜。不过家长们要注意了,今年省质监局曾发布包书皮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有25.8%的产品有塑化剂超标的风险,塑化剂不仅对人体多个系统均有毒害,还会影响青少年发育,甚至致使男孩“女性化”。

  质监抽查:四成产品有风险,两成多塑化剂超标

  质监部门抽检了120批次包书皮样品,49批次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占样品总数的40.8%。不符合项目包括:溶剂残留、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和多环芳烃。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包书皮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也没有对学生用品中的塑化剂等进行限制和规定。风险监测中,就有31批次的包书皮塑化剂项目不符合要求,占比25.8%,最高的塑化剂含量为欧盟标准限值的130倍。质检专家介绍,塑化剂可以经口、呼吸道、静脉输液、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机体多个系统均有毒害作用,尤其是处于发育早期和分化发育敏感阶段的儿童和孕妇,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研究人员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该物质会影响人体激素系统,特别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对男孩睾丸生长和发育十分不利,致使男孩“女性化”。

  除了塑化剂超标,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溶剂残留超标,也占到了样品总数的两成多。溶剂残留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挥发性化合物,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使用过程中挥发出来刺鼻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中的有害物质或有致癌风险。

  选购疑惑:

  包书膜好还是包书套好?

  不少学校开始指定要求使用包书皮。包书皮又分为包书套和包书膜,包书膜是将书膜按书本大小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像贴手机膜一样将书皮粘到书本上。可将书本直接插入相应尺寸的包书套,随套随用。很多家长选购时有疑惑,究竟哪种产品相对安全、靠谱呢?

  “包书套一般为聚丙烯(PP)材质。包书膜为聚氯乙烯(PVC)材质,生产过程常添加塑化剂”,质检工作人员介绍。抽检数据显示,87.1%的包书膜塑化剂超标,最高为限制的130倍,而包书套有12.9%超标。专家分析,包书套一般为PP材质,该材质本身弹性就相对较好,柔韧性强,生产过程一般不需要添加塑化剂。而包书膜主要为PVC材质,PVC材质相对较硬,生产过程常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

  怎么区别PP和PVC材质?能烧穿的是PP材质

  在塑化剂、溶剂残留指标方面,PP材质的包书套都要优于PVC材质的包书膜,作为普通消费者,有没有快速的检测方法呢?专家介绍说,消费者可以通过燃烧的方法来进行判断。如果点燃后能烧得通的,就是PP材质,而燃烧不充分且有刺鼻味道的,则是PVC材质。

  如何购买比较靠谱?味道刺鼻的三无产品不买

  从质监部门抽检的来源分析,此次网络平台、文具店合格率超过6成,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的合格率偏低。此外,味道刺鼻不要买,市场上存在很多“三无”包书皮产品,尤其是在一些小商品批发市场,无厂名厂址、无材质标示的产品比比皆是,消费者在挑选产品时,很难从包装上获得足够的参考信息。质检人员提醒消费者,选购包书皮时应注意是否有产品标识,三无产品最好不要买,如果有较重的刺激性气味,也应尽量避免选购。

  正规厂家生产的包书皮,材料不仅平整、洁净,而且透光率好、无异味,而伪劣品一般材料有色,不仅易撕裂、透光性差,还会呈现淡蓝色或淡黄色,部分产品还有刺激性气味,通常无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等信息,甚至会填写假信息。

  ●使用提醒

  接触包书皮

  别忘洗手

  质检人员也提醒家长,不要忘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书过程中接触过包书皮的手指避免用嘴部吮吸,更不能用嘴直接接触书皮,并养成看书后先洗手再进食的卫生习惯。也想跟老师们说一句,包书的目的是为了延长书本的使用寿命,以往常用的牛皮纸、旧挂历纸都是不错的选择,不必强调非得用包书皮。

  其他文具选购指南

  橡皮擦“色艳香重”应谨慎购买

  记者走访了新街口附近几家超市及文具店,发现文具产品柜台很是火爆。“最近这两天来买笔、橡皮擦的特别多,基本上一天要上两三次货。”工作人员表示,最受大家欢迎的,是那些色彩鲜艳、造型比较个性的文具,“尤其是颜色鲜艳的橡皮擦,很受小姑娘欢迎。

  色彩艳丽是好看,可是背后的风险你注意到了吗?质监部门检测报告显示,31批次橡皮擦中有28批次检出了塑化剂,10个批次的塑化剂超标率都超过了100倍。

  【消费建议】尽量不要购买色彩艳丽和香味浓重的橡皮擦,应选择包装规范、标识完整的产品。

  彩泥六成超标,学校周边文具店成重灾区

  质监部门还曾监测彩泥(造型黏土)100批次,62批次超出相关标准限量要求,占比62%,主要问题是部分产品存在可迁移元素、防腐剂超标准限量。其中,实体店购买的50批次,来自学校周边的样品29批次,16批次不合格,占比55.2%,覆盖鼓楼区、栖霞区等5个区。记者注意到,部分小学周边文具店产品近七成超限值,家长选购时要多看产品标签、标识,不要只听商家推荐。

  由于彩泥色彩多样,商家会加入多种染料,容易造成可迁移性重金属元素超标。此外监测出27批次彩泥样品硼超出限值,最大检出量超出限值6倍多;4批次彩泥样品铜超出限值。就可迁移元素暴露而言,重点是皮肤接触的途径,也不排除经口摄入,如果儿童接触了过量的硼可引起慢性中毒,肝、肾脏受到损害,脑和肺出现水肿。

  【消费建议】保质期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添加了大量防腐剂。购买时首先看产品外包装,看是否标注了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及材质主要成分等,要选购保质期相对短且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另外,还可以拆开包装闻一闻是否有刺激性气味,若有较重的刺鼻气味,应避免购买。

  作业本半数不合格,九成含荧光增白剂

  抽检学生作业本产品检验合格率仅为50%。30批次样品中共有27批次样品的内芯纸张检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占比达到90%。学生在长期使用作业本的过程中,手部皮肤经常与作业本内芯纸张接触,有长期吸收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可能性。

  【消费建议】家长在选购作业本时要避免挑选颜色特别白、在自然光源下有些刺眼的作业本;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在使用完作业本后洗手,不要边吃东西边写作业。

  护眼灯合格率仅8%,多数电源线也不达标

  质监部门对护眼灯进行过专项监督抽查,50批次样品仅合格4批次,合格率仅为8%,存在较多质量问题。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多数护眼灯产品的电源线长度太短,达不到国家标准“不得小于1.8m”的要求,合格产品仅有9批次,合格率18%。

  【消费建议】读写作业台灯、护眼灯建议选择带反光罩、下射光的产品,注意眼睛在距离桌面高40cm,离光源中心水平距离60cm的位置,应看不到反射器内壁及光源,所以建议选择灯杆长一些的台灯,可以调节高度、角度范围更大的台灯。

编辑: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