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司法局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

18.08.2016  10:02

日前,扬中市委、市政府启动“法治惠民镇村行”重点工程,选派143名法治指导员挂钩村(社区)和基层站所,用3年时间推动法治建设从“过程领先”迈向“水平领先”。扬中市司法局及时找准该项重点工程与司法行政职能的契合点,精准对接,将“四个全覆盖”工作纳入其中,确保实现在谋划对接中服务重点工程、在参与落实中服务基层群众的双目标。

一是提前对接强化职责。 该项重点工程谋划以来,扬中市司法局及时与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参与工程项目的调研论证、方案设计,并争取相关领导支持,将司法行政“四个全覆盖”工作融入工程项目,吸纳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参与矛盾调处等作为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明确法治指导员必须履行按照“七五”普法规划要求,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推进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积极疏导民事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民主实践活动,在涉农、民生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七项工作职责。

二是搭船过河拓展工作。 在积极参与落实该项重点工程的同时,利用法治指导员队伍的资源和优势同步推进“四个全覆盖”工作。深化“一村一顾问”律师挂钩服务,建立村社和挂钩结对律师微信群,将挂钩服务与公益服务星级评定结合,切实提高挂钩服务质量。通过法治指导员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经常性开展法治讲课、法治电影播放、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浓厚基层法治氛围。发挥法治指导员专业优势,协助基层依法调处矛盾纠纷,为钝化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提出意见和建议,利用资源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教育矫治和帮困扶助等。

三是宣传推介扩大影响。 借助该项重点工程的声势和规模,加大对“四个全覆盖”工作的宣传推介。一方面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宣传介绍司法行政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走进行风政风热线节目、依托“扬扬”说法宣传、向全市每户家庭发放一封信、利用微信推送消息进行法律需求调查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四个全覆盖”工作的知晓度和社会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