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报刊迎接数字浪潮

04.06.2015  11:13

        少儿报刊一直被业界视为纸质媒体最后的堡垒。虽然读者市场稳定,但是少儿报刊领域没有拒绝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在近日对少年儿童出版社、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东方娃娃杂志社等单位的采访中获悉,国内少儿报刊已经通过“纸电互动”、手机应用等方式探索数字阅读服务,并通过建设集服务、销售为一体的网络平台,由经营产品转变至经营用户,实现产业化转型。

        趋势

  数字阅读是大势所趋 需求有待激发

        对“互联网原住民”来说,阅读方式改变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少儿读者从开始接触阅读时就已经不再局限于纸质阅读。在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周晴看来,虽然纸质媒体仍然占据主导位置,但孩子的阅读方式已经逐渐多元化。与纸质媒体相比,数字阅读体验跨越非常大,这也是动态、交互的数字产品吸引孩子的原因。出版业必须着力进行研究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目前,不温不火的数字阅读市场需求是少儿报刊的纠结之处。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总经理万明华表示,目前鲜活、灵动、提高孩子阅读兴趣的数字化产品还不是很多,音乐教育、英语教学、古诗文欣赏等领域的数字化产品相对丰富、生动。他认为,相对于数字阅读,孩子们在电子设备上对于游戏更感兴趣。从江西省来看,注重升学的家长对于孩子进行数字阅读的管控比较严格,少儿数字阅读需求目前并不是特别旺盛。

        “要充分运用载体特点,将形式和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根据孩子的阅读体验和使用体验,考量孩子发展需求与各阶段学习的特点。”在东方娃娃杂志社总经理丁诚中看来,面向孩子的数字阅读产品,既不能太单调,只换个终端做文字内容,也不能过于游戏化。

        现状

  提供数字化增值服务 与纸刊融合发展

        虽然赢利模式尚不清晰,但很多单位也已逐步迈出数字化转型步伐。拥有8刊、两报的“报刊大户”少年儿童出版社以16个品种产品覆盖了2~15岁的少儿读者,数字化探索也相对较多。少年儿童出版社主要通过为报刊增加数字化内容、开发手机应用、在线平台和线下活动联合营销等3种方式推进数字阅读。周晴举例说,社里的《十万个为什么》杂志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呈现声音、动画、视频等内容,比如,小读者通过手机扫描图片,能够在手机上看到小实验的视频等可听可看的内容。

        “这些免费的数字内容增加了杂志的内容含量,也为未来做电子杂志奠定了基础。”周晴表示,低幼领域注重培养听说能力,少年儿童出版社旗下的《小青蛙报》的“小青蛙讲故事活动”每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了15届。今年《小青蛙报》首次将讲故事活动搬到线上。“互联网时代,用户黏性非常重要。结合各个刊物特点,我们开发一些风格相吻合的手机应用,希望未来把它做成集活动、培训和服务等于一体的读者交互平台。”周晴说。

        与少年儿童出版社旗下报刊相似,《东方娃娃》也将有声读物、英语教学、动画等内容资源放在网站、网络电台、微信平台等提供给小读者。但东方娃娃杂志社的探索却并不止步于提供增值内容。“我们正在打造东方娃娃移动学习社区,以《东方娃娃》丰富的内容资源为基础,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将数字化的杂志、图书、游戏、家庭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丁诚中说。

        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正与江西省教育信息中心共同开发少儿阅读综合平台。万明华介绍说,目前集团已推出新视界传媒网站。记者查看该网站发现,集团旗下《开心幼儿》《小学生之友》《初中生之友》等刊物内容已被数字化,并做了相关延伸,融入网站相关频道中。这一平台并没有完全定位于少儿读者,而是服务于教师、家长、孩子的大平台。

        未来

  建设网络销售渠道 推进产业化转型

        东方娃娃杂志社2010年开始自建网上销售渠道,2013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与自媒体合作后的2014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今年将合作推广并推出自有电台“月亮婆婆讲故事”以及微信公众号,截至5月底今年的销售收入已突破800万元,丁诚中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他坦承,根据以往经验,直接在网络平台销售数字内容效果甚微,但通过建设网络渠道可以带动纸刊销售,通过打造承载数字内容的自媒体平台可以使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增值。丁诚中希望未来能通过建立自有的垂直社区平台,不仅实现低幼期刊内容、销售、渠道传播的数字化,也可以贴近读者需求,经营儿童教育培训、儿童文化生活用品,达到公司从经营产品转变至经营用户的目的,为公司产业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少年儿童出版社同样通过数字化转型扩大原有报刊的读者覆盖范围。周晴举例说,由《少年文艺》编辑部承办的“韬奋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将通过网络举办,这将促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踊跃参加比赛,为增加杂志的粉丝群提供可能。而在销售渠道方面,受时效性强、定价低等报刊特点影响,少年儿童出版社将尝试建设微店与校园合作,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

        从江西教育期刊社整合至今,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希望在新视界传媒网站基础上,打造在线教育平台。“我们关注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辅导孩子。”万明华说,集团将沿着在线教育平台延伸至文化创意领域。

        “我们要真正思考孩子的需求,现在的教育仍然偏重于传递知识信息,但未来满足孩子情感健康、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社会性需求更为重要。”丁诚中认为,未来的数字产品要抛开现有固定模式,围绕促进孩子语言、智力、情感道德发展等目标进行设计。传统媒体虽然缺乏复合型人才,但仍然要把握住自身品牌资源、内容优势,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