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头版:不达标小麦,按质论价敞开收,粮食部门努力将粮农损失降到最低

15.06.2016  18:21

镇江日报》讯当前,我市夏收工作基本结束,全市各大粮食收购库点也开始忙碌了起来。今年我市小麦在成熟期和收割期因受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出现发黑、发霉、发芽、感染赤霉病等情况,不完善粒严重超标,质量很差。针对这一情况,市粮食部门及时出台应急措施,努力将售粮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市粮食局工作组前往丹阳,实地查看当地粮食收购情况。
丹阳小麦收购比去年推迟10天 下午两点半,艳阳高照,丹阳市西郊国家粮食储备库内,几台粮食输送机正在高速运转,三辆大型货车上卸下来的小麦,正通过输送机的皮带送入粮仓。在现场指挥的储备库副主任潘金晓忙得满头大汗,他告诉记者,这些小麦都是他们之前收购的,但是水分含量高,不符合入库标准,趁着这几天天气不错,他们就将小麦进行晾晒,准备分拣。 在离粮仓门不远处的一台大型机器,正发出阵阵轰鸣声。潘金晓指着这台机器说:“这就是小麦色选机,是今年花了30多万元采购回来的,丹阳仅有两台。今年小麦的品质普遍不达标,用色选机分拣后,可以将质量好一点的小麦筛选出来。” “从端午节到现在,丹阳国有购销企业已收购了小麦2万吨,民营企业收购了1.8万吨。”丹阳市粮食局副局长石锁龙告诉记者,由于天气原因,今年丹阳的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开秤时间在6月10日,比去年推迟了10天。也是受天气影响,今年丹阳的小麦,能符合国家收购质量标准的,几乎没有,普遍是等外粮,以往是不予收购的,但是今年情况特殊,为减少种粮农民的损失,他们也是按照质量进行收购。
种一季麦还不如卖两天龙虾 下午4点多,丹阳珥陵粮油管理所大门口,已被前来卖粮农户的卡车、拖拉机或小型电瓶车堵得水泄不通,粮管所内的通道已经排成了长龙。 正在卸粮的农户老蒋告诉记者,他种得不多,只有两亩,趁着晴好天气将晾晒好的小麦送过来卖。但说起今年的收购价格,老蒋连连叹气。由于老蒋的小麦没有达到国家收购质量标准,只卖出了0.74元一斤,去年他的小麦卖1.15元一斤。“唉,种了一季的小麦,还不如我卖两天龙虾赚的钱多呢。”老蒋抱怨说。 珥陵镇种粮户吴阿宝今年种了100多亩小麦,“今年小麦产量一般,好一点的一亩产四五百斤,差一点的也就300多斤。”吴阿宝说,因为今年小麦染赤霉病太严重,卖不上价钱。“现在都是按质论价,今年我的小麦大概在0.74元一斤,去年出售价格在1.18元一斤。今年平均算下来一亩大约亏400元。
各辖市区已制定等外粮收购方案 记者了解到,根据今年质量不过关的等外品小麦较为普遍的现象,我市粮食部门也出台了应急措施,对符合国家收购质量标准的小麦应收尽收。对不符合国家收购质量标准的小麦,按照市场价格,按质论价,敞开收购,尊重售粮农户意愿,努力降低农民损失。 在珥陵粮油管理所现场,市粮食局购销调控处处长张加强表示:“目前,各个辖市区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已制定不合格粮食的收购方案,敞开收购。丹阳市已向农发行贷款,保证不合格粮食的收购资金,确保不出现打白条现象。” 张加强也强调,不合格粮食是不能进入口粮市场的,他们将实行分仓储存,定向销售,销售给饲料加工企业和工业用粮企业,并会加强监管,严防流入口粮市场。(记者孙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