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小饭店提供一次性餐具将遭重罚

04.02.2015  12:19

 

图为一家餐馆为客人提供的一次性筷子。 严云秋摄

 

近日,省政府法制办就《江苏省循环经济条例》(第三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其中提及,今后如果商家提供一次性餐具或是不可降解塑料袋,将会遭到处罚,严重的将被停业整顿。

 

昨天,记者走访我市餐饮市场发现,一些小饭店、快餐店、路边摊提供一次性筷子较为常见,一些小吃店提供的打包盒还是泡沫盒。

 

一次性筷子、泡沫打包盒很常见

 

昨天中午,在我市新建路一家沙县小吃店内,老板正在招呼前来用餐的客人。记者注意到,小吃店的柜台上放着一个筷子消毒盒,里面装着一些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筷子,但在消毒盒旁边,还有一个塑料篮,里面装着十几双一次性筷子。老板介绍,一些客人不喜欢用重复使用的筷子,觉得一次性筷子干净,因此店内提供两种筷子供客人自行选择。在上海城江丰路、三江路上的小吃店、餐馆内,记者看到,这些店都为客人提供一次性筷子。在部分店铺门前的垃圾桶中,有大量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除了一次性筷子,我市不少餐馆仍在使用泡沫打包盒。在南环附近一家网吧门前的路边摊,每天晚上,来自安徽的王师傅就会将煮熟的面条和饭,分别用白色泡沫盒装起来,等待客人前来点餐。新建路一家鸭血粉丝汤店内,老板将一份份鸭血粉丝汤装进塑料袋,再放进一个圆形的白色泡沫打包盒进行打包,并配送一双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和泡沫打包盒大多出现在我市一些小型餐馆、小吃店和街边小吃摊。

 

一次性餐具多为“三无”商品

 

在走访的多家餐馆内,记者注意到,一次性筷子仅有一层塑料包装,包装上没有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

 

在老渔婆菜场附近的一家经营一次性用品的店内,记者看到,上百双一次性筷子随意地摆在货架上,筷子外面仅一层薄薄的透明塑料包装,上面没有标注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等,更别说保质期了。店铺负责人介绍,一次性筷子是不会坏的,根本不需要保质期。“40元可以买1000双一次性筷子。”在另一家店铺,老板指着放在地面上的一只绿色蛇皮袋介绍,一次性筷子均没有保质期,就连大的外包装上也没有任何标识。

 

记者走访了几家经营一次性餐具的店铺发现,大多数一次性筷子、打包盒无任何的标志,属“三无”产品。使用这些一次性餐具的餐饮场所以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的单价批发回去,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餐馆提供一次性餐具将被处罚

 

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周章林介绍,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出台文件,要求“一次性筷子应有制造厂厂名、厂址、出厂日期、保质日期和执行标准等信息”,但对保质期未作明确规定。由于一次性筷子并未纳入国家质检总局的QS体系,且多为没有登记注册的小作坊生产,监督起来有一定难度。

 

周章林说,制作筷子的材料通常为竹子和木头,如果未进行密封保存,很容易滋生霉菌,一般来说保质期不超过半年。若长期使用霉变的一次性筷子,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重者会滋生“黄曲霉素”,该物质可诱发肝癌。

 

他说,《江苏省循环经济条例》(第三次征求意见稿)给监管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在该条例施行一年后,餐饮业应当提供可循环使用筷子和可降解塑料餐具,如果餐饮业不按照规定提供可循环使用筷子和可降解塑料餐具,相关部门将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少用一次性筷子,不仅环保,更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他提醒,肉眼一般难以鉴别一次性筷子是否有毒,市民就餐时最好不用。如果一定要用的话,使用前先闻一下,如果有酸酸的硫磺味,不要使用。

 

链接>>

 

4种一次性筷子千万别用

 

1.筷子发白或遇热变黄,可能用了硫磺或双氧水做过处理。

 

2.闻起来有酸味,可能是硫磺的味道。

 

3.表面有斑点,是发霉变质的表现。

 

4.过细或两根完全分离,它们很有可能经过了“再加工”。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