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足球,大教育

28.07.2015  21:02

 

 

 

7月21日,随着初中组决赛在天印高级中学赛场结束争夺,2015年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正式宣告落幕。这场从策划到开展历时数月的足球赛事,经由筹办者的周密部署,参赛者的全情投入,服务者的悉心付出,犹如完成了一记漂亮的远射进球,在瞩目与喝彩中完美收官,余响无穷。

上下联动万众一心,各方加盟共襄盛会

4月初,2015年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筹备工作正式开启,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体育局联合下发通知,出台联赛竞赛规程。集结号响,众声呼应。区教育局、体育局立刻展开动员,小、初、高各所学校纷纷组建精兵强队,秣马厉兵,积极备战。一股围绕校园足球运动的强大向心力迅速凝聚而成。一边是赛事计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另一边,各区区级联赛选拔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全市12个区365支代表队、4426名运动员积极参与其中。6月底,经过801场比赛角逐,63支代表队脱颖而出,取得市级联赛参赛资格。其中小学组24支,初中组24支,高中组15支。

在对联赛所需资源进行筹备的过程中,得到各方力量的鼎力配合。雨花台区、江宁区积极承办本次联赛。雨花台中学、秦淮高级中学、天印高级中学、临江高级中学、雨花台区实验小学、雨花外国语小学、西善花苑小学、岱山实验小学8所学校为联赛提供比赛场地,并全程协助做好赛场维护和后勤服务。各高校的专业裁判来了;南师大、河海大学、南航、金陵科技学院的志愿者同学来了;中小学的志愿者老师来了;高中参赛学校的足球宝贝们来了;《七彩语文》杂志的编辑们来了…………为了南京校园足球这一共同目标,他们走到了一起。

嘉宾云集盛大揭幕,鼓乐喧天铿锵开赛

7月9日上午,雨花台中学,2015年南京市校园组足球联赛正式开幕。绿茵场上人如潮涌,旗帜招展,尽管联赛尚未开赛,节日般欢乐的气息已四处洋溢开来。

开幕式上,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足管中心,雨花台区政府,江宁区政府,各区教育局、体育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单位,试点幼儿园,《七彩语文》杂志社等单位的领导嘉宾莅临现场,共同见证与庆贺这一足球盛会的启动。

庄严激越的国歌声中,全场人员肃立,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后,南京市教育局吴晓茅局长致开幕词,从“小足球、大教育”的角度阐释了南京校园足球的理念和对未来的展望。接下来陆续登场的,是一组精心准备的展演节目。方山大鼓、行进管乐、足球操、啦啦操等,均以团队形式演出,大气磅礴,配合有致,整齐划一,尽显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既是青奥体育艺术2+2计划成果的检阅,更充分展示了足球运动所蕴含的协作、向上的品质。

最后,市体育局党组书记舒建平宣布开幕,市教育局张利明副局长鸣哨,雨花台区区长李世峰、江宁区副区长陆蓉、《七彩语文》杂志社总编辑朱家珑分别为高中、初中、小学组校园足球联赛开球。在鼓乐的响应和旗语的点缀下,1200多名运动员走上球场开始足球嘉年华活动,献上压轴的盘带球、垫球、抛顶球等球技表演。绿茵之上,足球起落;蓝天之下,活力飞扬。联赛战幕徐徐拉开,63支球队蓄势待发!

活力少年绿茵驰骋,明日之星球场竞技

市级联赛分为小组赛和交叉赛两个阶段,从9日上午南京外国语学校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揭幕之战,到21日下午弘光中学与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的初中组冠亚军之争,其间进行了近200场比赛。无论是第一阶段的小组赛,还是第二阶段的交叉赛,每一场都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争夺激烈显实力。绿茵场上,活力四射的球员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的年龄在9到19岁之间,岁数不大,球技却不俗。高中组采用的赛制与成人赛基本相同,激烈程度也几乎可以媲美;初中组和小学组分别采用7人制、5人制,精彩不打折扣。实力较强的球队中,主力队员大都从一年级开始参加足球训练,传球、盘带、过人、射门等各种基本功相当扎实。还有部分球员因球技超群而入选市队,假以时日有望成为中国足球的未来之星。南京市校园足球起步早、重视足,其开展效果从这次联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混编组队重配合。为了加快校园足球的普及,让更多的女孩子走上球场、享受足球的快乐,本届校园足球联赛的一大特点是小学、初中男女生混编组队。按照规程要求,场上女队员不得少于2名。足球是团队协作的运动,场上的女队员们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或坚守球门随时准备飞身扑球,或担纲后卫紧盯对方主力减少失分几率,她们与男生队员一起严防死守,前后穿插,成为全盘阵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他们是未来的铿锵玫瑰!

日晒雨淋任驰骋。南京的盛夏酷热多雨,给赛程安排增加了不少难度。开幕次日,比赛受台风影响延期两日;随后的小组赛期间,日照强烈,需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进入交叉赛后,阵雨连连又总是不期而至。极端的天气对运动员的考验更为严峻,他们或顶着日头,或冒着细雨,在绿茵场上奔跑如飞,挥汗如雨,哪怕是年龄最小的球员,也不曾因此畏惧退缩,在运动中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足球的魅力在于拼搏,这些孩子将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周密服务尽职尽责,心系教育甘之如饴

绿茵场上的精彩令人目不暇接,绿茵场外,精彩和感动也随处可见。为期近两周的联赛期间,这样的一幕幕时常跃入我们的眼帘:

裁判跟随足球的传递来回奔走,不时爆发出百米冲刺般的速度,高度紧绷的神经,高负荷的运动量,并非运动员的他们,却一点也不比运动员轻松。裁判员们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尽显人文关怀的一面。联赛期间正值高温,尽管比赛已错时举行,但场上依然酷热难当。裁判组及时建议在上下半场各增加1分钟喝水时间,被组委会采纳,推广后效果极好。比赛中,站在场外指挥布防的教练,实时进行球队排兵布阵,紧张程度比场上的球员有过之而无不及。比赛结束后,教练员还会把球员们集中起来,总结点评本场比赛得失,胜不骄,败不馁,及时加油鼓劲!

联赛的8个赛场上,还分布了近百名服务人员,分别负责计分、摄影、报道、医疗、供水等各项工作。这些人员中,有未满十岁的球童,守候在边线外,负责捡球、递球。有大学生志愿者,每日早到迟走,安装计分设备,统计各项赛事纪录,捕捉球场精彩瞬间。有各赛点学校的后勤服务人员,精心布置,周到服务。他们来的最早,走的最迟。有来自新闻宣传组的报道人员,每日追踪采访,及时发布最新赛况和精彩花絮。更有全市中小学中爱好足球的教师志愿者们,放弃假期,克服各种困难,来到赛场上做好服务工作,只因心中对教育、对校园足球怀有一份热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呼应着场上紧张的节奏,保障整个赛事井然有序地进行。

回望前路不忘初心,相约精彩共赢未来

相比于前期的漫长筹备,比赛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如一段高度浓缩的珍贵影像。运动场上,有团队合作,有足球礼仪,有薪火传承,有挫折成长。小到一个足球运动员的心声,大到校园足球在全市的发展风貌,都巨细无遗地映射出来。

教育是初心!没有人能预测比赛的结果,但我们可以精心谋划比赛的过程。每一位参与联赛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我们要给学生什么?那就是培养习惯,尊重对手,感受规则,勇于担当,学会合作,收获友谊,享受快乐!老师们用自己的奉献与投入,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胜利时的及时点评,失败时的加油鼓劲,无论成败,都是英雄。一位老师说到:“作为农村中学,有幸参加本次市校园足球联赛,尽管输多赢少,而且还输得“很惨”,但孩子们尽力了,见识了,成长了,球场内和球场外的收获远比比赛成绩多,也更重要。”的确,对于2015年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所有人心中有太多感慨,太多不舍。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们经历了人生路上最给力的成长,收获了最难能可贵的坚毅品质和团队精神。未来,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呢?

感恩中成长!在这些天里,热爱足球的学生得到了追逐梦想的机会,缺乏信心的球员品尝了一起踢球的快乐,刚起步的球队从强队身上学到协作无间的足球素养,家长们从孩子身上看到奋力拼搏的成长印记。更多的球队在赛场上完成新老交接和精神传承。五老村小学决赛后在场上欢送五名老队员,新老队员抱在一起的那一刻,观者无不动容。南外杨一凡同学在自己的QQ空间所写:“总有些不变的东西,由学长们满怀期待地交给我们,再由我们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未来在脚下!没有天生的强队,敢于参与、永不放弃就是真正的强队!今年是强弱分明,明年恐怕是旗鼓相当。一位校长这样深情期盼:“足球是球,希望每一个踢球的孩子,都能将足球作为生活的乐趣之一,在拼搏、友情、自信、成功中成长;足球是桥,希望每一个踢球的孩子,通过足球培养拼搏精神和合作意识,从今天走向未来,在梦想、团队、责任、进取中前行;足球是梦,通过足球教育,实现学生全体师生的强校之梦。

校园足球并非单纯的对抗和争夺,而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投身球场,享受“阳光、快乐、健康”的平台;足球运动中蕴含的协作、规则、进取精神,更是品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一如吴晓茅局长在联赛开幕致辞中所指出的“小足球,大教育”。随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逐步推进,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的深度形成,小足球的大杠杆作用还将进一步凸显。今年的联赛结束了,但校园足球的脚步才开始!相约校园足球的未来,让我们见证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