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电子耳” 24小时监控城市噪音 加强监管噪声源

02.06.2016  11:38

  热闹繁华的都市“入睡”时间越来越晚,对居民的干扰也与日俱增。记者昨日从南京市环保局获悉,截至上月底,南京噪音监测全面启用“电子耳”,24小时监控城市噪音;很快,噪声环境监测将和空气质量一样,实现全市联网监测,及时公开。

  为客观、全面反映和评价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南京市“十二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专项规划》,以及国家《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路线》的要求,自2013年起,南京市分步实施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网络建设,截至2016年5月,已完成全部28个噪声自动监测点的建设,也就是说南京的噪音监测进入到“电子耳”时代。

  相比传统的手持仪器操作噪声监测设备,电子监测噪音设备将所有前端自动监测设备数据实时上传、存储、集中管理,建设的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监控)网络具有录音功能,同时通过专业软件对记录的噪声事件进行频谱分析,增强了噪声源的监管针对性。

  近年来,马路噪音已“超越”施工噪声,名列市民环境噪声投诉第一位。根据近三年的监测,交通噪音为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重要来源,其“能量”通常占环境噪音总能量的70%至80%。

  数据显示:2015年,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5.2分贝,同比上升1.4分贝。控制在55分贝标准以下较安静的覆盖面积比为68.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南京城区交通噪声均值为67.8分贝,同比上升0.6分贝,其中达标路段(低于70分贝)占总监测路段的74.8%,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

  “南京交通噪音污染加重的第一要素就是车辆的激增。”专家表示,近几年来,南京的多条道路处于‘禁止通行’的施工状态,绕行、路堵的加剧,让机动车噪音扰民倍增。

编辑: 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