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起ATM机转账24小时可撤销 汇款转账更安全

10.10.2016  16:05

        央行日前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从12月1日起,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可申请撤销。

        ATM机等自助柜员机,多数设立于写字楼、商业区和居民区,且24小时开放,弥补网点排队、网点下班、网银安全顾虑等不足,满足消费者对金融业务的及时需求。去年6月,全国所有银行均已开通银联卡ATM跨行转账服务,每天限额5万元。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ATM机达88.98万台,较上季度末增2.31万台。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犯罪分子往往通过电话,引导受害人到银行柜台或具备转账功能的ATM机进行操作。“一般来说,受害人到银行柜台转账汇款时,电话一直不挂,且显得比较着急,这个时候,柜员们就会有所警觉,一旦发现苗头不对,会尽量进行劝阻。”农行江苏分行有关人士介绍,2015年至2016年7月,该行共堵截案件2947起,涉案金额8.31亿元,为受害人挽回少则数千元、多则数十万元的损失。

        相较于柜台转账,ATM机由受害人自主操作,诈骗分子较为容易得逞。据公安机关反映,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近一半受害人是在不法分子的诱骗下,通过ATM机等向诈骗账户转账,而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受害人,被不法分子引导在自助柜员机的英文界面中进行操作。受害人大多在完成转账后的较短时间内会意识到上当受骗,但资金已转出,并被不法分子立即转移。央行设定ATM机转账24小时可撤销,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受害人资金安全。但对于确有转账汇款急需的人来说,却多一层“障碍”。不过,在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等多种转账方式可供选择的今天,受此影响的客户范围有限。

        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对资金流通的速度、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带来银行支付业务的进步,柜台、电话、ATM机、网银、手机银行等多种转账渠道,在为消费者带来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可趁之机。央行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6年第二季度,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爆发式增长,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62011亿,环比增33.4%,第二季度交易规模达93400亿,环比增51%。与此同时,诈骗、盗刷也随之增加。

        针对这一情况,央行在新规中明确,银行为个人办理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对于第三方支付,则要求与单位和个人签订协议,约定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超出限额和笔数的,不得再办理转账业务。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