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小微企业欠款调查:小微企业成欠款重灾区

23.01.2015  23:46
          2014年底,本报联合江苏博瑞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举办了“零风险欠款清收”活动,得到了市区小微企业主的热烈欢迎,目前,70%的欠款清收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小微企业的确是目前企业欠款的重灾区。”博瑞法务总经理蒋广宏说,“没钱收债,收不到债更没钱,形成恶性循环。”           “三角债”成小微企怪圈           帮张家要债找到欠款的李家,结果发现李家还揣着王家的欠条……这种情况在小微企业债款清收中屡见不鲜。“三角债”、“多角债”已经成了小微企业的一个怪圈。           江都一家小企业,拿着一堆欠条来找博瑞,希望博瑞能帮他做欠款的调查。调查人员找上门,发现江都大桥的欠款方苏先生,也是另一家企业拖欠货款的受害者。           苏先生告诉记者,被追款的日子并不好受,电话响个不停,每天都要对要债的企业负责人重复相同的话。“我也想把拖欠的钱还掉,但别人欠我的款呢?”他拿出数张欠条、对账函,博瑞的工作人员也只好收了下来。           几千块的欠款哪要去?           两年前,张老板在市区宏泰花园附近租了一间楼上下不到50平米的小门面,注册了一个小公司,做起了机电的批发生意。他找到本报的时候,很不好意思地问:“我的欠款都是几千元的,能帮我要回来吗?”           张老板的客户,都是一些整机厂家。他的设备单价不高,订货量也有限,有时候一笔生意也就三四千块,还常常遭遇甲方的拖欠,甚至有躲避不给的。还有的客户在外地,来回跑一趟去要钱,成本就要几百,他承担不起。           “单笔数额少,笔数多。这是小微企业欠款最突出的特点。”蒋广宏说,“目前博瑞法务俱乐部收到的欠款清收申请中,大部分都是数额不多的小微企业债务。这类债务,一般都面临着尴尬的局面,跑来跑去要不到,路费都和欠债差不多了,大多数小微企业最后只好选择放弃,自认倒霉。”           要钱还是得罪客户?           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有生意”已经不容易,很多企业也不想为一些拖欠的货款得罪了得来不易的客户,这也是小微企业讨债难的原因之一。           “其实,有时候不是要不到,是不敢硬要。”一位小微企业主提到这个问题时很无奈,“就那么一两万块钱,对方也没说坚决不给,就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真翻脸了,像我们这样的供货商有的是,甲方随时可以把我们换掉。”           杭集一家生产宾馆洗发水的小企业就遇到了这样的困境。企业的朱老板告诉记者,今年几家客户拖欠货款已经半年了,要了几次钱,都说年前困难。现在,他自己的企业因为流动资金不够,都没钱买原料了。           “实在催得狠了,对方就开始不高兴,说实在不行我们就中止合作吧。”朱老板说。在杭集,像他这样的小企业不少,竞争也很激烈,如果真为了这几笔货款把客户得罪了,他觉得不值;但不要钱,厂里也维持不下去。朱老板非常矛盾,“晚报活动为我们提供‘零风险’清收债款,真为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         “要钱未必都会得罪人。”蒋广宏表示,“其实很多钱,只要沟通到位,是能要回来的,还有一些三角债,你帮他把钱要回来了,他也愿意把欠别人的还掉。问题还是在于,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去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