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葡萄棚托起他们的小康梦

15.07.2020  14:31

  新华网南京7月14日电(陈曦 蔡子豫)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里,一个个白色的塑料大棚在盛夏的骄阳下闪闪发光。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泥路划开了整片绿油油的地,将农田一分为二,直通向农户爱好家的葡萄棚。大棚内,绿色的藤蔓爬满了葡萄架,茂盛的叶片下那一串串水灵灵的紫葡萄,便是巩爱好家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今年45岁的巩爱好是宿迁泗洪县青阳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面对家庭的贫困,他拒绝“等靠要”,用了三年的时间,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政府的好政策,通过大棚种植葡萄改变命运,不仅带领了全家脱贫致富,还通过实际行动帮助周边乡亲们一起奔小康。

  因残致贫他拒绝“等靠要

  巩爱好一家四口人,大儿子巩子傲患有精神疾病,智力二级残疾,小儿子正在读书。为了给孩子治病,巩爱好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家庭也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一家人仅靠夫妻俩捯饬家里的几亩地,实在难以维持生活。

  “决不能这么一直贫下去”,贫困并没有将巩爱好打倒,看着眼前的孩子和一贫如洗的家庭,一颗饱含希望的脱贫致富的种子在巩爱好心中深深地扎了根,“一定要努力带着全家创造幸福的生活”。

  外出打工,无一技之长;在家种地,收成又不好。巩爱好在心里琢磨:种了几十年的地了,要脱贫,还是得在土地上做文章。带着这个想法,他将关注点聚焦在了大棚种植上。但是另一个问题来了——搞大棚种植的人不在少数,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致富的,自己又怎样通过大棚种植实现脱贫呢?关键在与种植项目!

  经过多方考察,巩爱好发现,葡萄种植用工少、价格稳定,大棚葡萄比露天葡萄早上市、收入也多点……最终,巩爱好在心中将大棚葡萄锁定为实现致富梦的项目。

  好日子离不开政府的好政策

  有了好的想法,没有资金还是行不通。这时候,政府的好政策给巩爱好带来了好消息……

  2016年,经村居评议等程序巩爱好成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在青阳街道扶贫办和居委会干部的入户走访和帮助下,他办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有了资金的注入,巩爱好的葡萄大棚快速启动了起来。

  勤劳致富,在巩爱好和妻子的精心打理下,他们的葡萄大棚越来越多,小康的日子也一步步越来越近。

  2019年,巩爱好精心选择种植优质葡萄品种夏黑已经小具规模,“我选的夏黑品种不仅口感好,而且产量高,也能卖个好价格,”说起自己的葡萄,巩爱好笑得合不拢嘴。今年,6月初,巩爱好家种植的夏黑葡萄还没怎么上市,就早早地被预定一空。

  为了提高大棚的收益,巩爱好没少花功夫。除了在大棚里种葡萄外,巩爱好还开始在大棚里套种反季节蔬菜。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街道办帮助下,巩爱好办理了蔬菜运输通行证,他家的蔬菜实现了直销超市、机关食堂等单位,不但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反而销量增长。

  “后来街道居委会又流转了一部分土地,并把巩爱好作为优先考虑的承包对象,现在他已经承包了41亩地,他的大棚从最初的2个发展到了现在40个,从单一葡萄种植也变成了套种反季节蔬菜+葡萄。”泗洪县青阳街道扶贫专干李良介绍,除了在政策上给予帮助外,青阳街道扶贫部门还定期回访,了解他家大棚的管理情况,确保信息实时更新,以便向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致富不忘带乡亲

  炎炎夏日,在大棚里待上一小会儿,衣服就已经全汗湿了,但巩爱好看起来依旧神采奕奕。“现在生活真的是好起来了,好的太多了!”说起家里生活条件的改善,巩爱好有些哽咽,“现在买了新房子,车子,还买了个门面房”。三年时间,巩爱好真正脱掉了“贫困帽”。

  虽然买了新房,但是为了悉心打理好葡萄大棚,巩爱好和妻子依旧住在大棚中间搭起的小蒙古包一样的帐篷里。

  葡萄棚撑起了巩爱好的家,也正托起更多人的小康梦。脱了贫的巩爱好也不忘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不仅向种植户们传授葡萄的种植技术,还为街道的其他困难群众提供赚钱机会。“蔬菜、葡萄采收高峰的时候,我这里每天要用工20、30人左右,正常每天也要用工7、8个人,都是本地低收入农户,一天工资80元。而且慢慢地大家也开始盖起大棚了。

  李良介绍说,自2016年建档立卡以来,到2019年底,建档立卡户在教育,医疗,助学等各方面享受了诸多扶贫政策。针对像巩爱好这种自强不息谋出路,用勤劳双手开创幸福生活的农户,青阳街道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他脱贫致富,并且示范带动增收。

  从贫困户到葡萄种植大户,现在巩爱好已经成为远近小有名气的脱贫之星了。提到未来的发展,他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我想再把葡萄的质量提高些,也学习学习怎么形成品牌。同时也想带领更多人搞大棚种植,和大家一起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