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创客跨越服务“最后一米”

25.03.2015  09:07

  小巷创客跨越服务“最后一米

  ——记镇江京口区江一社区党委书记张凤霞

  

  新华报业网讯 3月20日下午2点多钟,镇江京口区江滨新村第一社区居民谢巧珍来到劳动保障窗口,协理员杨芳晨打开“网上居委会”网页,点击“就业失业登记证”视频导办,不到10分钟就将表办好,到街道盖个章就可以拿到失业登记证。

  “原来有些居民容易忘带东西,办这事常要跑二三趟。社区自导自演制作这个视频后,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一目了然,一趟就能办好。”杨芳晨说,凡是居民烦心事,社区党委书记张凤霞总能想出办法,撑杆一跳,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变成“零距离”,因而被赞为“小巷创客”。

  划网格、键对键,

  搭建服务高速路

  “80栋202室的人天天开宝马,还拿低保!”2013年7月23日,网友“实话实说”在“网上居委会”发帖,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202室户主乔峰则感到委屈。版主刘汝彬立即通知民政协理员印桂红带上网格长孔德林,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结果不仅平息了“战火”,还发现了两位“善人”。

  52岁的张镇海是乔峰的表弟,2010年患上脑梗、高血压等病后,一家3口生活仅靠爱人1000多元工资和低保维持,4年前他还收养了张丽,供她在无锡商学院读书,买房租房都是一种奢望。于是,乔峰免费让出一个带阳台的大房间给表弟一家人住。了解到事情原委,网友跟帖3万多条为这兄弟俩点赞。

  江一社区9名工作人员,承担150多项工作,服务2.3万居民,有时难免力不从心。2008年9月,张凤霞试点网格化管理,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原则,依托庭院、楼栋、巷道等,以200—300户、800—1000人左右为标准,将社区划分为20个“网格”单元,选聘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的网格长,并建立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加盟的管理服务团队,实现服务居民全覆盖。

  2010年10月,张凤霞又试点设立“网上居委会”,设置办事指南、信息直通车、党务公开、咨询建议和意见投诉等版块,社区干部担任版主,为居民提供“键对键”全天候服务。

  网格与网络融合,全覆盖加上全天候,形成了“网上与网下互动”、“上网与上门互补”的社区治理模式,把服务“高速公路”开进居民家,社区愈发和谐,如“邻里节”已连续举办14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