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小家庭增多 陪伴孩子的父亲实在太少

15.05.2015  16:52

 

 

爸爸开放日,孩子很开心

 

今天爸爸送我上学,爸爸还没送过我上学呢。”昨天早上,在市第一实验幼儿园上中班的李姝蓉十分开心,因为爸爸李雷放下手头的工作,第一次送她去幼儿园上学。

 

李姝蓉今年6岁,爸爸李雷在常州消防队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李雷陪伴女儿的机会很少。“孩子的活动机会难得,你无论如何都应该参加一次。”上周,当学校提出要爸爸参加“开放日”活动时,妈妈陈钰在电话中这样和李雷商量着。5月13日晚上,李雷请假后便赶回靖江。看到爸爸回来,李姝蓉十分开心,立刻拉着他一起练习武术操。

 

昨天上午,李雷和李姝蓉在幼儿园里一起结对用竹梯抬轿子、在彩虹伞下捉迷藏、骑小车,玩得不亦乐乎。早操音乐响起时,李雷也加入队伍,和孩子一起做武术操。随后的集体教学活动《狐狸爸爸和鸭儿子》、《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场面温馨。

 

陈钰说,当天和女儿同班的几个小朋友都因为爸爸去幼儿园,十分兴奋。半天的开放日活动,让爸爸们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进步,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浓浓的父爱。

 

家长开放日,爸爸出席少

 

平时来学校参加活动的,妈妈是绝对主力。”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副园长顾红云介绍,平时来学校参加活动的家长,一个班40多名家长,有5名爸爸来参加活动就很难得。5月13日,市第一实验幼儿园举办“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从27个班级中各邀请一名家长走进食堂,参观清洗、切配、烹煮等过程。当天,前来参加活动的27名家长中,只有一名是爸爸,其余都是妈妈或奶奶。

 

顾红云说,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让更多的阳刚之气融入到幼儿教育中,让更多忙于事业的爸爸有机会与孩子亲密接触,学校特别邀请爸爸来园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孩子和爸爸多待在一起,让爸爸更好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一起体验冒险、探索、成功的乐趣。顾红云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爸爸们以后能“提高觉悟”,多抽出点时间陪伴孩子,尽量不要错过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九成受访者表示,爸爸较少陪孩子

 

下班回来陪孩子玩个10分钟,就自己玩手机。”“孩子吃饭、睡觉、玩玩具,你都没怎么管过!”平时,大家时常能听到妈妈们对爸爸的抱怨。

 

这个星期,爸爸一天都没有在家吃饭,更别提带孩子了。”家住朱大路附近的刘女士提到丈夫时不禁吐槽,女儿已经两岁了。平时,她下班后,一般都径直回家带孩子,陪孩子散步、玩耍,而孩子的爸爸经常在外面应酬,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了。“如果我外出有事,就没人管孩子做作业了。”家住城北园区的尤女士的孩子在滨江学校上一年级,平时放学不是尤女士接就是外婆接,晚上回家做作业也由她陪伴。

 

昨天,记者调查了身边15个小家庭,发现多数爸爸在陪伴孩子方面都有所欠缺。九成受访者认为,爸爸主要负责赚钱养家,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基本上由老一辈和妈妈承担。只有少数爸爸表示,孩子成长的每个细节,他都会积极参与。

 

爸爸陪伴多,孩子更开朗

 

市一幼副园长唐翠萍介绍,在中国的教育中,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女性教师为主,男孩子总是少了点阳刚之气。其实,爸爸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超过妈妈,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力、坚强的品格等。

 

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妈妈们一般比较细腻,而爸爸的教育方式总是粗线条些,而对于孩子来说,需要综合父母性格的优点。她发现爸爸陪伴得多的孩子,不仅爱运动,体质好些,更重要的是性格开朗、视野开阔。这些财富是妈妈们很难给予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优势,缺一不可,应做到阴阳互补、平衡,防止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今天是第22个国际家庭日,国家卫计委前天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我国当前家庭发展呈现出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的特点。昨天,记者了解到,我市居民的家庭规模近年来也呈现出小型化趋势,而在家庭中,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比母亲要少得多。

 

链接>>

 

我市小家庭越来越多

 

国家卫计委去年开展的“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显示,现在的家庭呈现出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的趋势。二人家庭、三人家庭是主体,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同时,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也在不断地涌现。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市常住人口为63.9665万人,其中家庭户人口62.6934万人,户数19.258万户,平均每户3.255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市家庭户人口64.5247万人,共20.966万户,平均每户3.08人,家庭规模从“五普”户均的3.255人缩小至“六普”的3.08人,说明现在的小家庭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