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变废为宝显创意 自制花灯扮靓校园

06.03.2015  15:00

   【导读】 一次性纸杯做成“红龙”花灯,包装盒装饰变成了“水晶灯”,塑料油壶拼接变身宫灯……

   中国江苏网3月6日讯 一次性纸杯做成“红龙”花灯,包装盒装饰变成了“水晶灯”,塑料油壶拼接变身宫灯……昨天上午,市迎宾路小学的孩子们用生活“废品”制作的近2000盏花灯将校园装扮一新,这些自制花灯既环保又有创意,不仅营造了浓浓的元宵气氛,也承载着学生们的新春祝福。

挂上彩灯。

猜灯谜。

  昨天下午,盐城晚报记者走进市迎宾路小学,仿佛置身于花灯的海洋,整个操场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灯,粗粗一数,竟有300多盏。身后的教学楼走廊上也都布满灯笼,让整个校园显得分外喜庆.

  “这些花灯都是学生自己制作的,有近2000盏。”蔡建新老师笑着说,花灯虽说谈不上制作专业,可是处处显得萌态十足,蔡建新指着其中一盏“红龙”花灯告诉记者,这是四年级的吴鹏辉制作的,主体由一次性纸杯串联而成,而龙头则是由塑料盒子裁剪而成。

  最具创意的还数五年级的李锦同学制作的宫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宫灯制作材料全部来自过年的压岁红包,“这位同学很聪明,红包的材质偏硬,很适合制作花灯主体。另外,压岁包是红色的,从而免去了上颜料的步骤。”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三年级的袁浩同学制作的花灯,灯笼是来自透明的白酒包装盒,内部放置着蜡烛。“这个花灯看似简单,但属于废物利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蔡建新说。

  2000盏花灯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引得路人们透过大门驻足观看。迎宾路小学校长张会建告诉盐城晚报记者,早在寒假期间孩子们就开始了迎元宵花灯的制作,在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下,制作出来的花灯各具特色,充满了童真。在灯展期间,学校还组织学生猜灯谜、做元宵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有更深的印象,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