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爱 美德善行滋润人心

30.07.2015  16:37

  全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在江阴现场交流

  信义面前,他们一诺千金;危难面前,他们挺身而出;名利面前,他们心如止水;亲情面前,他们不离不弃……29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江阴举行。一个个时代洪流里的“小人物”,演绎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带给我们至善、至真、至纯的感动。

  75岁的江阴老人张纪清,27年隐姓埋名做好事。1987年,当地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的27年间,无论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

  “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组委会这样评价张纪清。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从容淡定:“我做的都是小事,无非是做的时间长一点而已。

  危急关头,英雄总把生死置之度外。当主持人把87岁的汤齐宝请上台时,全场掌声雷动。2012年,一名3岁小男孩不慎落入3米深的水塘中,路过此处的汤齐宝纵身跳入水中,游到孩子附近,伸出手臂抓住孩子,使出浑身力气将他拖回岸边。“这么大年纪,您不怕自己有危险?”面对提问,汤齐宝答得干脆:“换了谁都要下去救人的。我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孩子救上来。

  许下诺言并不难,难在坚守一辈子。40年前,江阴璜土镇农民熊汉云家境困难,政府将他列为照顾对象。自那时起,靠补鞋养家糊口的熊汉云就承诺为五保户免费修补。他做了块木牌,放在担子显眼处,上面注明“过去,现在,将来,一律如此。”40年过去,老熊不忘初心,依然摆摊修鞋,享受免费服务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木牌上承诺不断增加,现在是“五保户、孤儿、三好学生……免费。”这些年,被他免掉的至少有十多万元。

  感动,源自超越亲情写大爱。58岁的袁梅芬有个特别而幸福的家:一位老爷爷,一对夫妻,膝下一双儿女,一家人相亲相爱。然而,这一家五口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30年前,袁梅芬收养一个女婴;25年前,她又收养一个男婴,并把一个邻村孤老接回家照顾至今。几十年如一日,袁梅芬用慈母的爱关怀一双儿女,用胜似亲生女儿的孝心照顾老人。

  涓滴见沧海,小城聚大爱。凡人义举汇成正能量,铸就崇德向善的城市气质。目前,江阴已有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1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7人获评中国好人、10人获评江苏好人。本报记者浦敏琦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