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区养鸡回潮住户苦不堪言养鸡禁令成了一纸空文

14.07.2015  13:15

    江南时报记者刘丹平

  小区内搭的鸡棚

  小区养鸡成风

  小区养鸡看似小事,但涉及城市管理

  

  南京多处出现养鸡“专业户”,被放养的家畜成了小区的“自由者”,绿化带里悠闲觅食,小巷里鸡飞狗跳,马路上和行人抢道……记者走访现场发现,小区环境脏乱差,居民违反规定饲养家禽,私搭乱建的鸡窝更是带来了安全隐患。难道小区居民养鸡的现象又有回潮?

  江南时报记者刘丹平实习生郭涛文 秦怀珠摄

  场景一

  秦淮区友谊村小区

  小区内养鸡住户苦不堪言

  按照居民举报地址,记者昨天来到了秦淮区光华门附近的友谊村小区,现场记者看到,友谊村小区一栋居民楼前的绿化带被开辟成了小果园,几根竹竿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葡萄藤爬满小竹竿。小区里十分安静,当记者走进灌木丛时,突然从草丛里跳出两只公鸡,正在悠闲自得地觅食,与周围的绿色环境格格不入。

  记者走到绿化带附近时,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鸡鸣声。循着声音,发现在一处灌木丛下竟然隐藏了5只鸡。由于记者到来惊吓到它们,随即成群结队奔向绿化带一侧的马路,马路上不断有车经过,这几只鸡一会儿跑到马路上与水泥路来个“亲密接触”,一会儿又跑到马路对面“捉迷藏”,急刹车、按喇叭,在马路边树下乘凉的居民与过路的车辆可谓是苦不堪言。

  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在灌木丛围栏旁边还有一处私搭的棚子,门是敞开的,随即一股浓烈的味道飘散出来,棚子里满是鸡毛与鸡粪。记者判断这应该是主人为这几只鸡搭建的“住处”。

  当记者问附近乘凉的居民这些鸡的主人是谁时?几位居民都能指出“养鸡户”。居民汤大爷说,“白天这些鸡一放出来就‘兴风作浪’,你看到那个棚子了吗?晚上它们就进到鸡笼里,每天天不亮就吵得你没有办法睡觉,这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我们小区的草坪上到处都是鸡粪,天气一热,那难闻的气味只能绕道走。

  记者从小区居民口中了解到,他们都是看着这些鸡长大的,”这些鸡至少养了3个月以上了。这天气越来越热,异味也越来越重。我们邻居之间相互都认识,也抹不开这个面子去说,只好向街道城管部门反映,但是,相关人员过来看了后就离开了,至今没有下文。“王大妈向记者吐槽道。

  随后,记者联系了秦淮区大光路街道城管中队陆队长,得到的答复是对于友谊村小区居民反映养鸡的问题已获悉,并已派人前往进行整治。就在记者离开不久,城管队员给记者反馈的情况是,与养鸡主人协商,宰杀了3只鸡,捉拿了一只。剩下的几只跑掉了,近期也会一并处理掉。

  场景二

  建邺区莺歌苑

  住户养鸡理由是女儿坐月子

  “这里是建邺区莺歌苑79号,小区里有住户养了7只鸡,每天都在叫,现在活禽可以在小区养吗?这天气这么热,我们很担心会有传染病。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解决。”7月8日,有居民向本报反映。

  接到投诉后,莫愁湖街道工作人员也上门进行了核实,莺歌苑79号一楼住户在门前绿地上养了7只鸡,前期社区工作人员已多次上门做工作,住户宰杀了3只,余下4只该住户表示是给女儿坐月子补身体的。

  7月10日上午社区城管队员再次上门做工作,得知该住户已生病住院,社区人员会在其出院后继续上门做工作,尽快将鸡宰杀。

  场景三

  浦口区浦口北站附近小巷

  招待所附近街巷成鸡狗集中营

  据浦口居民反映,在浦口区浦口北站食堂招待所一条小巷内,有一处鸡和狗的秘密“集中营”,附近居民反映,离着很远就能闻到臭味,大大小小几十只鸡在巷内乱跑,一条小狗不停地在叫,环境脏乱差。

  据记者观察,巷子里面杂物很多,破木板、生活垃圾,在巷子里走,稍不留神,就会踩到动物的粪便以及不知从哪里排出来的污水,现场一片混乱。

  “这条小巷子都成养鸡场了,垃圾散了满地,平时这些鸡啊狗啊就在这里,成包的垃圾被它们翻找,散落了一地,也没有人来打扫,遇到下雨天,臭味加上湿潮,让人受不了,掩上鼻子也没用。”路过的居民王大爷说道。

  提起这里的脏乱差,很多居民都很无奈。“虽然这个地区比较老旧,但也不能不管不顾,任由这么乱下去呀。”居民刘阿姨说。

  随后,记者联系了泰山街道宣传部门。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他们表示将进行调查了解,半小时后给出的答复是,浦口北站招待所的区域属于上海铁路局,不在他们的街道管辖范围内,不过近期社区会上门给予协商解决。

  记者手记>>>

  谁将“养鸡禁令”当摆设?

  据了解,为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南京城管早在2013年H7N9禽流感盛行时期,发布禁止饲养家禽家畜的通告,上面很明确地指出包括鸡在内所禁止的家禽家畜。为何禁止?就是因为活禽活畜存在传播疾病的重大隐患,尤其是不易控的禽流感,危及人身健康。

  然而时隔两年,小区居民养鸡现象又开始回潮。对此,一位一线城管队员表示很无奈:“这些养鸡户中不少都是之前的失地农民,养鸡种菜已成为他们的习惯,所以,即便是住进了有小区的楼房,也改不了多年的习惯。

  对于市民提出的“已经养了3个月的鸡,有人举报了,城管来了也是看了一下就走掉,最终鸡还在,鸡粪还在”的疑惑。该城管队员表示,不是看一下就走,也不是不管不问。只是养鸡的居民,看到城管来后就将鸡关进家里,作为城管队员也无权进入居民家中,吃“闭门羹”也是常事。

  谁将“养鸡禁令”当摆设?是养鸡人还是发布人?有人举报是好事,因为市民能有效地对城市环境进行自我监督管理。但既然举报了,就没有看一眼就走的道理。为何媒体一介入,当场就进行处理?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且不谈什么环境管理,就其工作态度就值得商榷。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