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中小企业办多措并举服务民营企业发展

05.11.2014  18:33
  今年以来,市中小企业办以“培育主体、扩容增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优化结构、促进跨越”为目标,深入开展“企业培育竞赛”,加快推进“企业成长工程”,全力服务企业,通过“架桥铺路”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前三季度,全市私营企业累计达到1.5万家,个体工商户3.9万户,较年初分别增加1877家和5890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4.5万人,较年初增加2.7万人。   核心阅读   开展政策上门活动   将各级鼓励中小企业和 民营经济 发展的政策编印成册,通过上门送政策送服务等办法,传递到广大中小企业。与市委讲师团、市工商局联合开展了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宣讲活动,对相关政策进行集中宣讲,近200家中小企业受到学政策用政策专题辅导。认真做好国家省扶持项目的筛选申报工作,争取国家扶持项目一个,申报省级项目7个。   开展点对点服务   深入开展点对点服务企业活动。建立点对点服务企业制度,全市中小企业系统每名干部联系5-8家中小企业,面对面地服务,心贴心地支持,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当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目前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20余个。   实行一对一会诊服务   依托铸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入开展管理提升“一对一会诊”活动,对发展存在一定困难但市场前景较好的中小微企业,聘请相关专家上门会诊,查找经营管理漏洞,帮助调整经营管理策略,促进了管理提升和效益提升。   强化融资服务   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千方百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资金难问题。目前,全市有7家企业已和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上市协议,拟将进入上市辅导期;还有11家上市后备资源企业正按照IPO的规则要求,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力争早日进入上市程序。有7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股权挂牌。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各级设立了一批服务大厅,规划建设了一批园区,建立了一批中小企业培育基地,设立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公共技术、人才培训、创业辅导、管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初步形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建设发展省级创业辅导基地5处,省级公共服务平台5个。按照“一个平台、一个网站、一条热线、一套制度、一支队伍”的标准,加快建设完善市级中小企业窗口式服务平台。平台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设有500平方米的窗口式服务大厅,可带动社会化服务机构20家以上,年可服务中小企业1000家次。莱芜姜蒜产业集群窗口平台依托莱芜姜文化研究会成立,建设面积800平方米,目前完成投资338万元,主要是对生姜、大蒜等农产品进行分析检测、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商务拓展、信息服务和专业培训等,对于提升我市姜蒜产业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技术服务   积极推进“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创建活动,有13家企业获得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称号、40家获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