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的江湖

30.07.2015  12:05

  

  视线

  几十年前,如果哪个成年人喜欢看小人书,得偷偷藏起来免得别人笑话,几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哪个人发现自己家有小人书,也得好好“”起来——说不定价值连城呢!小人书的价格已今非昔比,一本好品相的第一版《鸡毛信》可以卖到上千元,一套全新上世纪50年代一版一印的《三国演义》被估价200万元,而出版时的标价只有几分钱,几毛钱。

  85后丁海是一位资深“连友”,十几年前,还在读中学的他就开始收藏小人书,现在已是国内颇有名气的藏家:自己收藏有两万册小人书,与朋友在上海开设中国最大的连环画实体店“峰云堂”,展出珍品免费向公众开放,将小人书引进保利拍卖,签下1000万成交额的合同,义务帮“连友”鉴宝、讲解收藏知识……

  1999年,丁海从老家盐城迁居南京,家门口经常有一对老夫妻拖着板车卖连环画,《岳飞传》、《三国演义》等连环画以细腻的画风、精彩的故事为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板车里的小人书很快看完,丁海想看更多,一跃进入小人书的江湖。就在那时,小人书收藏已现雏形——“文革”后随着电视等多种娱乐方式的普及,小人书创作精品变少,发行量也变小。物以稀为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专门的收藏队伍应运而生,收藏市场形成。

  放学了,丁海去废品收购站淘书。晚上,他到朝天宫练摊。一个中学生去摆摊,难免有老摊主说些酸溜溜的话挤兑他,被坑的经历也不是没有。虽然江湖里有险恶,但更多的是爱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就像武侠故事一样,满腔热血的愣头青总能遇到高人相助,丁海就遇到了“钱老太”。钱老太本是中学教师,退休后在朝天宫摆摊卖书,她对小人书收藏有一定见解,自己整理一本“秘籍”,详细记录珍本、大缺本、小缺本等信息。丁海对小人书的热爱让钱老太感慨遇到知己,于是将秘籍倾囊相授。

  有了前辈指导,加上自己的悟性,丁海“功力”大增,成为业内最年少的行家。只要看过的小人书,他全都深深印在脑海里,一次和别人打赌,丁海蒙着眼睛摸小人书,猜出了书名、年代、开本,大获全胜。还有一次,有人请他帮忙鉴书,隔着5米远,他就脱口而出:“赝品”。

  闯荡江湖时,丁海总能撞上些奇人异事。19岁他到哈尔滨读大学,逛古董市场时自言自语:“谁有50年代一版一印的《三国演义》就好了。”谁知竟然有人应他:“我有!”这是一个看上去一点都不起眼的人,人称“关老头”。关老头邀请他去家里参观,果然有一套《三国演义》,而且品相极好,是小时候父亲买给他看的。“这套书现在价值200多万,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花费几年时间,聚集徐正平、赵三岛、汪玉山等诸多顶级连环画画家创作,将历史故事演绎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每当回忆起这一幕,丁海感慨万千,“小人书虽小,但传承着文化瑰宝,只要能见到一次都是幸运。

  后来,丁海又遇到越来越多同好,他们身处全国各地,从事形形色色的行业,有的一见面就引为知己,有的在相处中结下友谊,有的为了喜爱的小人书一掷千金,有的守着价值不菲的小人书安贫乐道……

  2004年到2008年,大量资金涌入,小人书收藏迎来一个高峰;2008年到2010年,又迎来一个高峰,小人书价格不断攀升。江南地区气候潮湿,有藏家专门为小人书打造恒温恒湿的储藏室,老百姓家没这条件,丁海发明了亚克力盒,用来存放不同大小的小人书,广受欢迎。然而,他时常陷入沉思:“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小人书更多承载着知识普及的功能,所有优秀画家都在画小人书。然而,时代在前进,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小人书不复之前如日中天的江湖地位。连环画家渐渐绝迹,我们保存下来的小人书,恐怕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可以被随意翻阅,只能作为昂贵的藏品被保存在这样的盒子里、摆放在架子上了。但是,它创造过艺术史上的经典,江湖上会一直有它的传说。

  本报记者龚倩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