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房”主人漪然病危 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

20.01.2015  17:06

  

  漪然与父母在一起。 芜湖日报魏爱林摄于2007年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进入腾讯乐捐平台,一起为漪然加油!

  新华报业网讯 新华日报、新华报业网2014年12月28日报道的《帮帮她,病重的“小书房”创办人》一文,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多个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均达到100000+。在爱心人士帮助下,身患重病的漪然转入南京一家三甲医院,并进行了第一次手术。

  1月19日,长达6个小时的大手术已过去一周,漪然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期。她躺在悬浮床上,身上插满了输液管、负压引流管、导尿管等,脸色和床单一样苍白。大部分时间她都在昏睡,清醒时则需忍受疼痛,就连吞咽营养液都很疼,而接下来至少还有两场大手术在等着她。因为病情危重超出预料,全家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目前已在医院欠费。在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的帮助下,漪然的妈妈张丽莎正式通过爱德基金会向社会求助。

  这个3岁半就瘫痪的姑娘是一个传奇。她自学英、法、德语,翻译、创作了100多部童书,其中包括《不一样的卡梅拉》(第一版,合作)和《暖暖心绘本》等经典,创办的公益阅读组织小书房在全国21多个城市有实体站点,会员达6万人。半年前,她的褥疮突然恶化,每天高烧不止。去年12月29日,她转院至南京一家三甲医院。直到上了手术台,医生才发现漪然的病情比预料的还要严重,除了切除腰臀部坏死组织,医生还清理了几个新发现的脓腔,截去一小段尾椎骨。在长达6小时的手术中,漪然输血5900毫升,相当于把全身血液换了一遍半,而腹腔内多脏器并发感染和皮瓣移植还需要进行两次手术治疗。

  3岁时在幼儿园摔的那一跤,改写了漪然的人生。因为腰椎受伤,她从此感觉不到自己的腿。她的人生底色,被残障和治疗的痛苦所涂抹,但天赋和努力却把之后的人生打磨得熠熠生辉。漪然没上过一天学,弟弟是她的启蒙老师,文学把她引入无比广阔而精彩的世界。靠字典和电视,漪然自学了三门外语,她翻译的《暖暖心绘本》和《嘻哈农场》两获冰心文学奖,《不一样的卡梅拉》《月亮的味道》在各大电商网站常年畅销,创作的《四季短笛》被美国密歇根一所小学列为教材,因为翻译《鬼怪森林》,她被保加利亚童话大师恩维称为“来自大洋彼岸的使者”。

  2004年,漪然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亲子阅读公益网站“小书房”,忙着策划活动,培训志愿者,天天趴在床上对着电脑,以至于脊柱反弓。就在去年病重期间,她还坚持着办了线上和线下的阅读推广人大会。这些年来,漪然把所有收入全部投入到公益中,就连在上海建“小书房”实体站点的10万元,都是找父母借的,但当有人希望和“小书房”共同做商业开发时,漪然一次次地拒绝了。

  眼下,漪然病情危急。转院20天用掉23万元,仅手术当天就花掉8万元,这半年来,漪然治疗费用已超过35万元,这个工薪家庭已花光所有积蓄。此前,漪然一直不肯接受经济资助,她私下向记者透露,做公益有回报会让她觉得自己在拿爱心做交换。但现在全家濒临绝境,母亲张丽莎替生命垂危的女儿作了决定,坦然接受帮助:“这些年,我们连单位的困难补助都没领过,但现在已无力负担第二次手术费,我们做父母的必须筹钱救女儿。

  在一段授权爱德基金会募捐的视频里,张丽莎承诺:“所有捐款只用于漪然住院治疗和康复,不作其他用途,如果费用有剩余,会全部捐出,一分不留。

  在此之前,社会各界的爱心已汇聚到漪然身边,亚马逊(中国)派代表向漪然妈妈承诺:等漪然病情好转,会派专人和她洽谈,全力支持儿童阅读和“小书房”;南京十方缘派出志愿者,每天陪伴照顾漪然;凤凰网江苏站和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为南京“小书房”无偿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将于1月24日上午举办一场亲子阅读分享会;爱德基金会已启动救援程序,基金会资源发展总监李洋接受采访时表示:“漪然做公益10年,现在自己遇到困难,希望社会也能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爱德已经在腾讯乐捐开通了‘随手捐,救漪然’的捐款通道,负责监管资金的募集和使用,在乐捐平台上,募集的资金量完全透明,账目也会及时公开,确保善款使用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此外,爱德基金会还开通了捐助热线025-83260814和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方便公众联系。

  如果你愿帮助漪然,可以登陆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1892或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进入腾讯乐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