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信任, 给老师的“最好礼物”

11.09.2015  08:48

  教师节刚刚过去,“节日快乐”成为老师们听得最多的祝福。曾几何时,这一声简单的祝福里掺入了诸多“杂质”——孩子们特别是家长们,每次都为到底给不给老师送礼、送什么礼而纠结。如今,这个问题仍然困扰很多人。但是,我们惊喜地看到,对“什么是送给老师的最好礼物”,社会各界的认识正日趋一致。

  什么是“最好的礼物”?这两天,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校长的几句概括在微信圈里热传。这位校长说,“我们觉得,支持我们的工作是最好的礼物;孩子们的笑容是最好的礼物;你们的满意和认可是最好的礼物;你们的心里有老师,是最好的礼物。”这,传递出了老师们的态度,也引发了家长们的共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人生成长路上,教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们引领的不仅是求知之路,也是做人之路、幸福之路。师恩难忘!不管是伟人、名人,还是普通人,回忆起自己的老师,都充满了感佩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致以敬意,表达谢意,无疑是应该的。

  然而,当我们把礼物与感情画上等号、甚至互相攀比礼物轻重的时候,对教师的情感表达就变了味。现实中我们看到,教师节这一天,多是家长们来向孩子的老师送礼。他们往往有着功利的目的——请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孩子!教师节不仅成为很多家长的负担,也成为很多老师的负担。对老师来说,这附加了条件的礼,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当然也应该看到,确有少数老师在节日里心安理得地享受各种礼物,甚至有的或明或暗提醒家长与学生送礼。他们觉得,礼物是自己辛苦付出应得的回报,礼物的多少显示自己的受尊重程度。殊不知,这不仅玷污了纯洁的师生关系,也让孩子受到了不良世俗的熏染,打碎了他们对崇高的景仰。

  “最好的礼物”之所以最好,恰恰在于它放下了世俗的包袱。“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反过来说,只要情深意长,又何必在乎礼物的轻重!今年教师节,南京很多学校的老师都呼吁,不要再给老师送礼物,要“把爱化作尊重”,落实在每个和老师相处的细节中。

  “你们的心里有老师,是最好的礼物。”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这个“最好的礼物”体现的是尊重。而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来说,这个“最好的礼物”折射信任。

  尊重与信任,才是“最好的礼物”。当每位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认同这种观点。我们对教育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须尊师。“最好的礼物”不仅是对老师的感恩,更是对知识的尊崇,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信。相信老师们面对这份尊重和信任,会有比收到世俗礼物更大的感动,并进而转化为他们更加努力教书育人的不竭动力。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