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将至 专家提醒:当心宝宝变“爱眨眼的小星星”

07.07.2015  19:47

  中国江苏网7月7日讯(记者 王千榕 通讯员 史月)  孩子们无比期待的暑假就要到了,当孩子们为拥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而高兴开心时,一些家长却因为孩子用眼过度引起频繁眨眼而烦恼闹心。据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专家谢海虹副主任医师介绍,每年暑假因此前来就诊的孩子都比平时要多得多,她呼吁各位家长督促孩子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当心宝宝“爱眨眼的小星星”。

   眨眼是一种保护机制 但频繁眨眼则是一种需要诊治的疾病

  眨眼是一种快速的闭眼动作,称为瞬目反射。“其实,眨眼是一种保护机制,有保护眼睛避免异物、光线等的刺激,同时保证泪液均匀分布,保护角膜,避免眼球表面干燥,防止灰尘的损伤等作用。”谢主任介绍说,新生儿每分钟眨眼2次,长大后眨眼次数正常情况下会达到14-17次每分钟。但如果宝宝频繁眨眼就可能存在问题,特别是在频频眨眼的同时兼有怕光、流泪、视力下降等表现,就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谢主任说,眼部的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是频繁眨眼最常见的原因,如结膜炎、沙眼、角膜炎等,多伴有眼睛红痒、分泌物增多、流泪等表现。2-3岁以内的孩子因为鼻梁比较扁塌,容易出现眼睑内翻和倒睫,使睫毛内翻而刺激眼睛引起不适而眨眼、流泪。除滴眼药水治疗外,对症状较轻者,家长可不时地将下眼睑轻轻牵拉外翻至正常位置,或用胶布贴在局部皮肤上牵引固定(注意不要过度),随着小孩发育成长,眼睑内翻多可自愈。

   眼疲劳性眨眼多见于学龄儿童 家长应督促孩子劳逸结合

  “今年春天有一次,我最早发现他用手揉眼睛,还有频繁地眨,一开始以为是换季树上的毛絮掉在脸上痒,就告诉他别揉,最近情况严重了,我严肃地跟他讲不许老眨,看到他揉也会打他手,但反而眨眼、揉眼比之前更多,后来听说经常眨眼睛有可能是儿童抽动症的前兆,就赶紧送来看。”刘女士带着3岁儿子佳佳来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治,经医师全面检查后诊断,佳佳并没有患小儿抽动症,眨眼是因为眼部疲劳。

  谢主任指出,眼疲劳性眨眼多见于学龄儿童,当今的孩子看电脑、电视、玩手机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视力疲劳,还有些孩子在幼儿园时便开始上电脑课,这也会影响到儿童眼睛的健康发育。此外,有些孩子频繁眨眼是因为远视、近视、散光未矫正等造成视觉疲劳而引起的。家长应督促孩子劳逸结合,经常做眼保健操,适当滴一些抗疲劳的眼药水,必要时要验光配镜。

   频频眨眼除眼科原因外 也有因精神、神经因素导致

  孩子出现频繁眨眼症状,很多家长都有和刘女士一样的担心:是不是孩子患了儿童多动症或抽动症?谢主任告诫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但需要鉴别的是,多动的孩子眨眼像是‘挤眉弄眼’,且常常会伴有皱额、歪嘴、耸肩等动作,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等表现,有些孩子还会同时发出怪声,甚至骂人、说脏话等,这可能与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等有关。”谢主任说,如果孩子发生这种情况,就不是眼科门诊所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到儿童发育行为门诊诊治。

   孩子频繁眨眼多半病出有因 家长应带孩子及早就医

  “孩子频繁眨眼,除了极少数是坏习惯以外,多数是病出有因的,家长不要轻易斥责小孩,若发现孩子异常地频频眨眼,应该及早就医,只要及时控制,持之以恒治疗,一般都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谢主任说。

  谢主任还特别提醒各位家长注意日常家庭护理。比如要保持家里环境的安静及光线柔和。家长不可打骂甚至体罚来妄求孩子停止眨眼,应坚持耐心劝说,平等教育。让患儿避免或少接触电子游戏机或是看电脑游戏,禁看一些惊险、恐怖的影片,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导致病情加重。有部分儿童眨眼是由于身体缺锌、钙或含铅过高,此时家长需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必须保证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的供应,多吃瘦肉、奶类、蛋类、豆类制品、海产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原标题: